于是村里人对易笙颇为忌讳,认为她是扫把星,是不被海神娘娘庇护的人。只有她哥哥对她不离不弃,亦兄亦父地带她长大。
骞绯月明白,生活在海边的人,看天吃饭,对神明尤其敬畏,只是苦了两个孩子罢了。她在两人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和千默的影子,对易笙这个叽叽喳喳的小丫头也多了一分亲近。
“那你哥哥做什么去了?”
说起哥哥,易笙的声音带着敬重和心疼:“他去采矿石了。”
琉都北面的一个岛屿上,不久前发现了一个硝石矿,府尹大人召集全县青壮年去采矿,一天可得二十个铜板的工钱,还包两顿饭。所以易箫也加入了队伍。
虽然他只有十四岁,但是在活鱼村是出了名的力气大,在答应给村子里每天两文钱的人头费后,村长允许他也跟着一起去采矿。
因为挖矿的收入稳定,村子里有点力气的都想去,所以都是轮着来。每人每月能轮到十天左右。
“明天轮到哥哥了,所以他今晚就跟村里的人一起出发去硝石岛了。”易笙的解释让骞绯月大致明白了村里的一些情况。
看来村民们生活条件并不好,一天二十个铜板,一个月满打满算也才半两多银子。如易箫这样,就更少了。
“千月姐姐,你知道硝石有什么用吗?”易笙虽然才刚认识骞绯月,却莫名对她有一种信任,而且总觉得她藏着很多东西。
骞绯月点点头,硝石她确实是知道。中国早期丹经《三十六水法》中,硝石就是主角。
“感海卤之气所生,乃天地至神之物,……能使七十二石化而为水,柔润五金,制炼八石,虽大丹亦不舍此。”
还有她这一世读得最多的书《神农本草经》里,也记载了它,说它“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在华夏的历史上,硝石也是主导了很多东西,最著名的便是火药。琉都府尹招人开采硝石矿,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因为这个时代与她记忆中华夏的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一致,所以她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火药,但是肯定不会是毫无目的地开采就是了。
“硝石可入药,可炼丹,确实是有大用处。”骞绯月这样和她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