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之前只是在歌曲高潮的时候不断轻快地重复一个小点缀,现在戏份一下重了,三十多岁的琴手双手从杨景行手中接过两页纸,赶紧看起来。
谱子发完后,杨指挥重新带领大家读谱:“麻烦各位老师再看一下,其实改动不大,主要是前奏,钢琴……”
杨景行连自己的前辈琴手姓什么都不知道,只能:“麻烦钢琴老师……”
琴手客气地点头,很简单的一点歌曲旋律的变奏也深情并茂地去弹,然后首席小提琴加入……只不过另一种形式的商业化流行化而已。
但是佟蕾显得很惊喜,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乐队排了几遍,成了,可以开始录了吧,课是佟蕾老师又来了更高级的感觉,就要此时此刻和乐团一起录了,来个一步到位。
这种零散活,常一鸣的报酬是两百块一个小时,所以他可能不好意思建议歌手再花时间单独录,也不好意思质疑歌唱家的专业程度,只能看看杨景行了。
杨景行是被折磨够了,还是珍惜这第一次当指挥就能跟歌唱家合作的殊荣,反正是连连点头,赶快点准备好了开录吧。
要不说佟蕾专业呢,助手不离手的一个小箱子,里面是佟蕾的录音专用麦克风,连防喷网也是专用的。
都准备好后开始,还是先试一遍,但是就这开腔的第一遍,佟蕾就得到了所有人的喝彩,对她自己的那种风格,歌唱家确实十分娴熟。常一鸣看起来都是真心佩服,因为他见得更多的是不专业的。
杨景行也很高兴能和这么多专业人士合作,但是还是有一些细节要说,但是不敢说佟蕾。
然后再来,就真的开录了,歌手和指挥都带上了耳机。
一遍过,反正制作人是说行了,常一鸣也就点头,大家继续赞叹佟蕾厉害。
杨景行仰慕着和佟蕾商量,伴奏还是要录一遍的,以备不时之需啊。佟蕾这才从艺术沉醉中清醒过来,确实是应该录一个。
杨景行精益求精,再跟乐队研究一下袭击,然后一遍过。
真是效率,这才六点不到,大家合作非常愉快,要不是杨景行的编曲不到位指挥生疏,起码还可以再节约一个小时。
高兴归高兴,但是大伙对佟蕾要请这么多人吹晚饭还是推辞的,但是佟蕾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助手已经订好了,大饭店,五桌,在场的人全部去,前台也一样,甚至问有没有清洁工。
看看人家这大明星当得,真是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