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棒敲谱架了,安静!很好,吴承伟点点头,没什么酝酿,指挥棒直接就挥起来了。
大提琴组开动,确定就是第二交响曲的开篇没错。唐副团长还是在要跟中间说明一下大提琴组是民族乐团自己的,中提琴也有半数,加强交流合作嘛。
看台上的样子是挺仓促,好些声部几个人共用一个谱架,吴承伟也要翻谱,不过指挥棒倒是挺顺畅的。演奏员们的表现也还行,来自国交的声部好像没有人生地不熟的不适应,民族声部的甚至在紧盯视奏中来了艺术感觉,至少大家都没明显的周末突然加班的怨气。
如果真的是突然袭击新作,那么指挥和乐团还是通过这杨景行第二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表现出了一些中央团的实力,尤其是个人技术,对比浦海同行是有优势的。总体来说呢,毕竟是跨团合作,再加上乐曲本身也有些不走寻常路……出现一些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
第一乐章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后面肯定是玩不转的,所以乐章结束后台下就开始鼓掌,杨景行还要尤其卖力。
不过吴承伟这种老资格才不稀罕这点掌声呢,比耶罗米尔淡然多了,直接冲作曲家招手,是要邀请上台。
杨景行很听招呼,几乎小跑上去。
等作曲家在自己身边规规矩矩站好后,吴承伟再对乐团讲话“管中窥豹,已然心潮澎湃。”他又开始拍手,只是拍得没客人们热情,倒像是打拍子的。
指挥可以慢条斯理,演奏员们可不行,得热烈一点。
然后呢?吴承伟就看着作曲家。
杨景行小鞠躬“老师们辛苦了,非常感谢。”
指挥和乐手继续看着作曲家。
杨景行再郑重点头“谢谢!”
葛杰呵呵,起身找作曲家握手,声调算是公开表态“非常期待这首作品,久违的感觉。”
杨景行不好意思“谢谢葛老师。”
葛杰还是挺好的“我先介绍一下我的同事吧,来……”
今天交响乐团好像没来领导,首席就是领头的。不过这么多人葛杰也不能一一详细,也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标准介绍了六七个人,有声部首席有还年轻的演奏员。作曲家还是都恭敬,但也难以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