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美女赢家> 第一三零二章 换方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零二章 换方法(2 / 5)

讲座人简直有点无助:“热情奏鸣曲,我能多说些什么呢?”

听众们顿时板起脸来,不可能有人帮忙的。

杨景行走到琴边,可这次他都没坐下,很不尊重地站着把作品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先弹了两个小节,然后大放厥词:“听起来很平常,甚至乏味,每个人都可以弹出这样的动机和主题,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这个和声……这个级进……这个装饰音……都是对动机的延续,但是显得如此小心,不够彻底也不够明确。”

听众们纷纷点头,这个他们都知道,至少也听得懂。

“在贝多芬之前谁这么干过?”讲座人像是不再需要意见和互动甚至不再信任听众了,自己抓紧回答:“我想起巴赫和海顿……”

讲座人又顺势弹起巴赫和海顿,听众们都没机会发表不同意见。

又弹了几个小节后,杨景行变得更加自说自话:“类似的手段,非常不同的音乐效果,为什么,因为贝多芬的主题。再听这个半终止……半终止之后的扩展……扩张后的变格终止,普通吧,但是乐曲这里的音乐色彩已经不再普通,贝多芬是怎么做到的?”

学生们依然不帮忙,继续看着。

杨景行做试验:“如果更改主题的一个音,像这样,似乎改变并不大,但是呈示部会发生什么呢……”

才听了讲座人的改编两个小节,已经有学生开始笑了,分明滑稽嘛。

杨景行要说的是:“那么的怎么做之间是有联系的,这让我们可以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技术有为什么,灵感同样有为什么……”

接下来讲座人也不

演示了,开始一通瞎扯,有时候装装样子问听众的看法和意见也只是他自己为了承上启下,杨景行并没真给听众发表看法的机会。

好像也没出现听众想要说点什么,柯蒂斯毕竟是个偏重培养独奏的学校,学生大多对音乐学音乐史和作曲技术理论并没那么深入的了解,所以讲座人那举一反三的发散还是挺能唬人的。

杨景行还越讲越快,就一个倒影手法他能在两三分钟的时间里列举出六位作曲家的十几件作品,还分别点明同样手段作用的不同对象以及达成目的。

听众们尤其是学生都越来越艰难了,他们大多只能望着台上发呆,点头都懒得点了。作笔记的几位也没刚开始那样讲究了,开始胡写乱画。

约莫用了二十来分钟时间,杨景行终于把《热情奏鸣曲》的创作梳理了一遍,他说得更多的其实是源于作品的发散思考,就还不至于毫无新意。

杨景行关于热情奏鸣曲的总结是:“……贝多芬所做的没有一项是他独有的技能,但是他成功让作品成为独一无二,因为他更好的知道怎么做,这其中几乎不包含运气。有时候碰运气是最乐意的选择,但是好运气比才华和实干难太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