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肥美的战果已经到手了,接下来就该保存实力休养生息了。
带着数十面图腾旗帜,王禹领着手下的铁骑们踏上了归程。
并州,州牧府。
享受着地龙带来的温暖,看着手中的军报,本任并州牧王允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这怎么可能?
“青竹,这封军报是真的吗?”
带着颤音,往日里总是一幅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王允难得的失态了。
见到这一幕的傅青主对此并不陌生,因为他当初刚刚接到这封军报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过“州伯,王南容乃是清流领袖,若非真有这等战绩,他是不会拿自己一生清名开玩笑的。”
听到傅青主给出的答复,想一想平王禹前身往日里的展『露』出来的品行与风评,王允相信了军报上所诉说的战绩“大捷啊,自武宗中兴以后,我大周对上匈奴人基本上都是输多胜少。
没想到王南容一介清流,不声不响之下居然创下了如此大捷。只凭此一战,他怕是要留名青史了。
那位国师只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王南容发配边疆后非但没有就此沉寂,反而闯出了一条通天大道。”
身为文官,对于普渡慈航这个妖僧吃瘪,并州牧王允以及傅青主都是乐见其成的,更别提,此次大捷里他们也能分润一些功劳,在仕途之上更进一步。
夸张一点的话,说这是双喜临门都不为过。
“是啊,没想到南容兄胸中沟壑居然如此宏伟壮阔,在雁门关与阴山关阙前一举灭杀了八万匈奴人不说,甚至还擒杀了匈奴右谷蠡王伊稚邪。
这次,凭借着这般战绩,那怕有那妖僧捣『乱』,南容兄也要青云直上了,十数年后,这大周内阁只怕要有一位王阁老了!”
傅青主说到这时都不由自主的有些发酸,那怕他是四大书院的重要棋子,日后注定要位极人臣,可入阁称相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妙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