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闺探> 第一百六十章 北境暗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章 北境暗涌(2 / 6)

他仍旧席地坐在高高挂起的防线图前,寒凉的地气顺着四肢百骸冲上头顶,在他眸底染成漆黑一片。

叶胥的口述比落在纸笔上的战报更为直接——乔唯露了面,铁木加亲自率兵迎战,说他们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只能算得上是个糊弄孟歧、玄衣卫和沈成廷的简陋把戏……

但只要这三方信以为真,连添油加醋的编排都省了,只消原原本本的上报回禀,朝廷那边必然生疑。

乔唯在应天府的波谲云诡里活了二十年,他甚至比肃王自己都要清楚,栽赃陷害这几个字,对于肃王而言,究竟是何般艰险。

北境一旦腹背受敌,洪光皇帝再怎么厌弃这个兵权在握的儿子,也不会置北境百姓于险恶之地,肃王如若回营,那么之前之后的种种构陷都会功亏一篑——故而混不吝的拓达铁骑才会像是猫嫌狗不待见的倒霉孩子一般,左一拳右一刀的张牙舞爪,在洪光皇帝伸到天边儿的眼前,竭尽全力的演了这么一出好戏。

孟歧带兵的时候就是一怂包蛋,徒长了年岁没长半点儿见识,跟了姜阳之后更是目光短浅一个鼻孔出气,只顾着眼前这点儿虚虚实实的东西,一瞧拓达悍名在外,却是这么个弱不禁风的样子,自然心里揣度生计,口出狂言也实非意料之外。

诸允爅拆了于墨过分紧张把他包成粽子的绷带,借着微弱的烛光缓缓的握合掌心又张开,见划痕中央未再沁出血珠,索性把绷带扔在一旁,试图回忆乔唯在随行离京赶赴北境之前,究竟在应天府与何人何事纠缠埋下过暗线……

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肃王这才惊觉,乔唯态度的骤变,竟是在他赴往东海的三年间初现端倪——

温仲宾曾告诫诸允爅,京中外族余孽尚存不可姑息,他原以为这话是在提点他注意外人构陷,却未曾料及,这“京中外族”,竟就藏在他身边。

肃王殿下简直追悔莫及,但悔也没用,即便当时他彻查出乔唯母亲的来历,也不见得会因此事对这个伴读的挚友生出嫌隙。

到头来还是这么个夹缝求生的乱局。

诸允爅其实不是没动过提刀上阵的心思。

他倘若目中无人堂而皇之的杀回来,压着拓达刚刚平稳的境线打,把这一仗的水花砸得飞溅,也许朝中会勉为其难的认可镇虎军多年的作为。但他此举几乎等同于在皇帝的逆鳞上狠狠划了一刀,即便先论战功能保下一条命,可回了京城毫无疑问的要遭殃,保不齐还要殃及池鱼祸害一片——况且还有沈成廷临危受命,浑身桎梏的挑着镇虎军的大梁,肃王一旦露面,沈成廷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顺着藤蔓还会牵扯到穆良,无论如何,都是百口莫辩。

沈成廷临时执掌帅印轻取拓达铁骑,拓达见肃王不在营,佯攻之后就撤兵——东北边境闻戡都与奴儿司敌军私相授受在先,如今北线战火纷飞,北境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洪光皇帝保不齐坐在龙椅上怎么合计……

好好的仗不打,是拓达部落的统领有病,还是肃王暗中跟他们勾搭出了什么猫腻?

乔唯这心思动在了挑拨离间上,恰如其分的把落荒而逃的节点压在了镇虎军突围这一战,撤兵撤得顺理成章,又不免让心思多疑的皇帝忍不住犯合计。

诸允爅头疼的要命,但闹心也没用,只能趁着头脑清醒,思索接下来北境在极有可能更替主帅或空悬其位的情形之下,如何暂保一方安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