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奇怪地看着杨不留的反应,没多想,好心眼儿地帮她把茶杯续上水,“西边的庄子是李大善人上一辈儿就留下来的私宅,听说里面好多值钱的古董呐,可不是这么多年都没让外人住过嘛,这要是碰了点儿啥也不好赔。不过新修的这个山庄,一修好几年,还出了不少事故,李大善人说这庄子建得不容易,就一前一后捐了两座庙,有了庙就有了香火,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李大善人索性就隔开半个庄子当是供奉香火的香客的住处,咱们县城里讨生计的还能在庄子里做活。您还别说,咱们这海安县穷苦得很,不少人家都是靠着李大善人家的产业糊口度日,之前闹灾,两座庙连着山庄还给布施了呢。”
这茶棚小二左一个“李大善人”右一个“李大善人”,叫得杨不留听起来都觉着折寿。李家老爷行善积德是一方面,可到底是商人,捐这两座庙,莫名旺盛的香火何尝不是连带着真金白银在其中。
杨不留略一蹙眉,“那李家少爷和少夫人常来吗?”
小二挠了挠脑袋,觉得这话有点难以开口,“嗨……这个……记不清啊……”
诸允爅当即会意,侧目跟杨不留视线相触,让她扔了块儿碎银子过去。
银子一到手,这小二就什么都能想起来了。
“谢谢爷,谢谢夫人——这李少爷倒是常来,不过……李少爷每次带回来的姑娘都不一样,我们一走一过地瞧,也不知道哪位是少夫人。”
小二说着,凑得近了些,压低声音一副不可言说的表情,“您听我说,这李大善人呐,那就是个活菩萨,可他这儿子不争气,读书读书没考得功名,人还花花得很,能去的烟花柳巷都被他逛了个遍。李老爷原本也想替他讨个知书达礼大家闺秀的儿媳妇,可又担心管不住……最后特意找了个武馆出身的儿媳妇,就想能管着他,好歹也能收收心。可谁承想,新庄子一落成,那大喜之日刚过没几天呢,他就把姑娘带到这儿来了。前赴后继,几乎没重样儿的。”
后宫佳丽三千也没见高高在上的那位这么玩儿。诸允爅冷哼了一声,“少夫人不管?”
小二一砸吧嘴,“人带到这儿来,少夫人想管也得管得着啊……说起来,我前儿去买菜,还真就听庄子里的丫鬟说起庄子里来人的事儿呢。她说李少爷偶尔也会带着少夫人来山庄小住,看那样子跟李少爷倒还挺缠绵的。小的眼拙,不认得,不过倒确实见过一漂亮姑娘坐车来过几次,要照这么说,那位八成就是少夫人了。”
小二该嚼的闲话嚼尽了,茶棚老板吆喝着上菜,他就往碎银子上哈了口气,往腰间一塞,高高兴兴地说吉利话,“二位慢吃慢喝,祝二位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啊~”
“……”
杨不留连白眼儿都懒得翻了,筷子戳起蒸饼,恶狠狠地咬了一口,“这一会儿生俩了。”
诸允爅抿着嘴偷笑,“俩好,打架有人撑腰。”
杨不留失笑,也不同他计较,专心致志地填饱肚子,先一步牵马出来,却正跟一个小厮打扮的小兄弟撞了个正着。
杨不留一趔趄,身后那匹跟她命格不合的雁归微微扬头,拱着扶她站好。
那位小兄弟腿上发软,自己把自己绊了个跟头,连蹬带爬地扑到那个叫虎子的小二跟前,开口都打颤。
“虎子哥,徐伯在家吗?……少夫人,少夫人出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