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子旭以前从来不看《库拉日报》,最近他开始关注这份报纸了。
他不读报纸主要版面的内容,只留意报纸的中缝。每天都在寻找他们刊登的征婚启示。
刊登这样一则短小的广告,见报一次要付费六十元钱,报社的同志和陈默打过交道,建议他们刊登两次,收八十元,他们爽快地交了钱。
当时得到的答复是,十天之内见报。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星期,穆子旭还没有看到征婚启示。
那天,陈默正在办公室里写稿子,侯顺打电话叫他。
陈默来到侯主任的办公室,见侯顺正在翻看一份《库拉日报》。
他以为侯主任又要和他研究稿子。以前,侯主任发现报纸上有好文章,就叫陈默一起探讨,学习别人长处,促进自己提高。
然而,这次却是个例外。
“小陈,今天的《库拉日报》你看了吗?”侯顺面带微笑地问。
“报纸还在股长办公室,没顾上看,正忙着写稿子。”陈默道。
侯顺说:“这个征婚启示是不是你们搞的,你跟穆子旭、李进东。你看看这中缝的位置。”
陈默先是一惊,他接过报纸一看,可不是,一字不差,完全按他写的内容登了出来。
陈默笑着说:“是的,主任,你真是明眼人,一看便晓得。”
“你们三个年轻人,真是有意思,我在C团工作了十几年,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军官找对象要登征婚广告。到底是在北京读过大学的,见识广,胆子也大。你们这样也不怕泄密?”侯顺似乎没有怪罪的意思。
“我们没有用部队番号,用的是代号,平时写信就用这种地址,也没有用真名,无所谓泄密不泄密的事情。”陈默解释道。
“你们搞征婚,我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怕团首长看到了,会觉得‘肚子胀’。年轻人啊,总是点子比较多。但愿你们通过这种方式能找到如意伴侣。”侯顺说。
“多谢主任理解。”
“不过,这种做法我是不提倡的。你们既然已经登了,也就登了,以后类似这样的事情,提前给我打个招呼,我给你们把把关。”
“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