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双臂的刘辩的再次说道:“既然你袁绍借用边疆、亲情、思乡表达诗意,为了公平起见,我刘辩也作沙场征战之诗。”
刘辩话音落下,走向几案,提笔便是一番龙飞凤舞,且口中不断吐出诗句——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南武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东潼关。
飞雪百战穿银甲,不杀董卓终不还。
司州风尘日色昏,军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坞堡北,已报生擒陷阵军。
王将纵使白神翼,虎牢城南已启明。
边患需平执神枪,辞军半日取官渡。
随着刘辩尽数读出,手中挥毫泼墨,刚好将整首诗写完。
刘辩写的正是王昌龄《从军行》的其中六首,还被刘辩改成四不像。(原因详见章尾小剧场)
重点是后三首——
前两首是为了传达刘辩诛杀董卓的决心,以及麾下大军的作战能力,俗称的炫(zhuang)耀(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