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酒会已经超出了“品酒”、“卖酒”的范畴,更像是有道集团浮出水面,向社会各界秀肌肉。
看看“豪华”的酒会嘉宾名单……
酒会发起人边学道,是一个“高调和低调”交织的人,他捐款很高调,但同时又拒绝大部分采访,“绝缘”大部分社交应酬,是各类媒体眼中读者渴求度极高的“新闻富矿”,关于边学道的新闻,只要见报,必引起广泛转载和关注。
名单中还有……
官面档次极高的法国驻华大使。
明星档次极高的“天后”沈馥。
贵族档次极高的瑞典赛琳娜公主。
时尚档次极高的纽约上东区“名媛新星”奥利维亚-巴勒莫(Olivia-Palermo)。
再加上国内一众名流、明星、大腕、导演……
国外一众庄主、酒商、名流、名媛……
酒会嘉宾的“吸睛指数”和“话题指数”之和高得吓人。
让人稍感意外的是,酒会开始前,嘉宾名单中风头最盛的不是赛琳娜公主,而是奥利维亚-巴勒莫。
这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美国名媛,以外来和尚的姿态给中国明星们念了一回名利场的经。奥利维亚-巴勒莫让所有人见识了一把什么叫“不是明星胜似明星”,让国内演艺圈的人见识了一把美国时尚战场“新兵”的战斗力。
2008年8月的奥利维亚还没出演后来让她爆红的《好莱坞女孩》(The-Hills)姊妹真人秀节目《纽约女孩》(The-City),但此时她已经签约公关公司,开始按照公关公司铺好的路,一步一步走向名媛宝座。
在美国,公关公司签约有潜力的名媛,投入巨大精力财力在“未来名媛”身上,本质上跟韩国娱乐公司的艺人打造体系差不多,都是看中了“明星经济”和“名媛经济”上的巨大经济效益。
所谓“名媛经济”,一点都不复杂。
当公关公司把一个出身不错、容貌不错的富家女成功打造成“知名名媛”后,传媒就会习惯性追捧,狗仔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街拍,大众渐渐熟悉她并关注她,然后形成良性循环,该名媛的出镜率会越来越高,慢慢用自己的穿衣装扮风格捕获粉丝们的心,继而变成一个时尚风向标,让无数人效仿。
到此,收获的季节就到了。
当名媛的出镜率、知名度和粉丝数达到一定量值,大品牌化妆品和时装商家就会发出邀约,找名媛们做代言,这时,名媛名利双收,公关公司坐着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