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比香港小,人口比香港少,经济总量比香港差,可是小小的澳门,却有2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原本以为在澳门待一两天足够了,最终待了四天。
边学道能感觉到,相比香港,徐尚秀喜欢澳门更多一点。
四天里,两人把澳门的有名景点走了个遍,其中,徐尚秀最喜欢的是大三巴牌坊和亚婆井前地。
而边学道比较偏爱小而精致、匠心独具的郑家大屋和卢家大屋。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澳门,两人看到了跟河东花园有关系的一处建筑——何东图书馆。
图书馆不收门票,免费参观,徐尚秀很喜欢这里,在门口一连照了好几张相。
收起相机,边学道问:“这里挺普通啊,你喜欢这样的建筑?”
徐尚秀摇摇头,伸手摸着建筑墙壁说:“余荫后人,余惠他人,何爵士这一辈子不虚此行了。”
边学道抬头看着楼顶说:“邵逸夫爵士同样很了不起,逸夫楼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所大学都有一栋逸夫楼。对了,我听说一个说法,说以邵爵士名字命名的逸夫楼,在当地核算所需费用,如果超过他的预算,‘逸’字的最后一个点会缺笔,而如果他全额出资建造,则是全字。”
徐尚秀扭头看着边学道,轻声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论缺笔还是全字,亿万人记忆里都有一栋逸夫楼。哪怕百年之后,人不在了,楼也不在了,但‘逸夫楼’三个字会存于历史,永不磨灭。”
徐尚秀没深说,但边学道知道她是在勉励自己。
然而,边学道很清醒。
他还年轻,并且刚刚在青木大地震中露了脸,凡事要循序渐进,更要适可而止<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遍地开花的逸夫楼,有其特殊性,不可复制。
在边学道想来,如果邵逸夫是内地富商,他这几千栋楼还真说不准能不能建起来。
沽名钓誉?
邀买民心?
你想干什么?
所以,暂时还是别想那么多浪费粮食的事儿,先去赌场看一看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