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己是怎么想的?
是觉得自己不够还需要学习,还是说自己不够自信,拿着学业当做挡箭牌?
“我其实是答应了一些人这剩下的两年时间好好学习一下的,我自己深感我基础知识的不够。”
“你觉得外面做大事的人,有多少人是真正学富五车的?”
“知识是没有止境的,足够用就差不多了,有时候不够用反而会让一个人更了解自己的极限在那里,能做什么,学到的东西越多约会禁锢思维。如果学习可以使人进步,那么就永远不会进步,你要知道所谓的进步来源于创新,而创新是来源于前人没有的知识。王珏,你已经毕业了,因为你创新的东西已经成为太多人的知识了。”
王珏张了张嘴。从老人嘴里说出的这一些话,让王珏感觉到自己以前走的路好像错了。
“不要拿着学分,绩点这种东西麻痹自己,这一些东西是针对初学者的,而不是针对学有所成的你来的。这一些东西对你不重要,嗯,也没有人敢卡着你。所以想要做什么事情,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学校不会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
“对不起,老师。”
“和我说什么对不起,这是你应该得到的。你要知道借调你的时候,可是上面的人直接打电话给华校长的,这里面的轻重缓急大家都知道。而且一些关于你的档案,也被有关部门收走了,近二十年来,王珏,你是学校最大的骄傲。”
“我永远感谢中大,感谢中大本身的自由包容,感谢中大有您这样的长者,同时还有一群了不起的学生。”
“中大也会感谢你,因为你,教育部对中大的师资倾斜了很大,虽然比不上燕京水木,但是和陆海大学中海大学差不多了。学校本来想提高招生标准的,后来放弃了,将一个学子从不优秀培养到优秀才是一个大学最重要的使命,而不是通过从一开始选择优秀的人来降低学校培养的成本。”
“嗯,你的那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写的不错,黄宗伟和我说过了。在课堂上也明确表示,他的课件是来源于你。今年最优秀课程可能就是老黄的明史概论了。本来这是学校任务,没有想到被老黄变成了成就。”
“我始终记得老师你的先秦文学。引经据典洋洋洒洒,颇有大师风范。”
“好像是这样,我记得左天明的课你都逃了不少,就是先秦文学你没有逃课太多,是这样的吧?”陈国忠笑了起来,“不过现在真的讲不动了,平时就带一带学生,自己都不接研究课题了。”
“这一次出去要多久?”
“很难说,我虽然不能出国,但是留在海城的时间会非常长。我想把更多的华夏元素推广到世界上。”
“嗯,现在和平年代,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看一个国家文化是否强大,经济军事这一些东西都是虚的。那就好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