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还是需要谦虚一些的,你说能倒背如流,那你倒背一个试试?”徐清问道。
“山南,不可浪.荡,快向徐公认错……”魏冼也是如此劝到。
魏冼不管,眼睛一闭,做思考状,不一会儿便沉吟道:“致训可,贤与圣,弃自勿,暴自勿;志心坏,明聪蔽,视勿屏,书圣非……训圣人,规子弟…… ”
徐清见他真的敢背,不由一愣,翻来手里的书本,对着原文一字一句对照着看,结果大惊,竟然一字不错。
“好,还真有张松之才!”徐清赞叹不已:“本官收回之前说的话……”
“山南,还不谢谢徐公?”魏冼拉拉崔山南的衣,崔山南立即道:“都是徐公的三字韵文好读好记……”
“呵呵呵……”徐清又对崔山南道:“不知山南你姓崔,和清河崔氏有什么关系?”
“祖辈一家,五服之外一个姓罢了。”
徐清敲着桌面,突然一声喝到:“魏冼,崔山南二人听令!”
“啊,”魏冼、崔山南见徐清突然这般,一时不知所措,再过几息时间,纷纷下拜道:“学生听令……”
“今日拔擢你二人为州主簿,祭酒,将这《弟子规》全文送去长安,面圣呈文!”
“面圣?!”魏冼、崔山南互看一眼,都觉天大的馅饼砸在了头上。
面圣啊,那可是看皇上啊!都不用看见皇帝,只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皇帝面前,那都是莫大的荣誉,更是莫大的机遇。
要是皇帝高兴,说不定就给个什么实职,赏个什么爵位哩!当然这些是不太可能的,但让皇帝看见一下自己,那走在大江南北,也是极尽可以大吹牛皮的了!
况且,这是送《弟子规》啊!
《弟子规》是什么文章?那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文章,上课高悬于庙堂,中可常驻于士子心中,下可流传于百姓道途。此等文章送到御前,还能不是功劳?
铁定的一笔大功摆在面前,就是因为徐清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