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方在于,国学是国库出资,属于国策。
而女学嘛,则是由后院权贵妇孺们出资的。
前者是为科举、国选人才而弄出来的人才培养基地,后者是女性|技能学校。
后者则是出于善举,教授女性读书识字,生存技能的。
嗯,和林岚没有关系,额,应该说是,关系不大,她只是在通信中,给了皇后一个建议而已。
皇后在汴京以及周边,大手笔的一下子就建立了五六十座这种女子学院之后,就立马成为大宋的另类慈善潮流了。
比起慈幼院、悲田园这种需要长期大量无底洞地付出的慈善方式,这种只要提供一个场地,然后聘请固定的从业人员,派管家出门管理就可以的,还能长期的收买人心的方法,对于贵妇们来说,实在是更省心。
毕竟支出固定,花费不大,却能带来巨大的口碑,和轻易地笼络了人心,何乐而不为。
可是又因为这些都是私下女眷的慈善活动,动作竟然比起国家主导的,义务教学的学院更为迅速合理,连礼部吏部官员都去找皇后的女官们取经。
可以说,在开民智方面,汴京一下子就直接就走在了大宋的最前列了。
无他,国库有钱!
赵昀敢肯定,要是在十年之前,他家那个父皇,绝对不敢那么硬气,也不敢让他的“爱卿”们那么硬气。
一个平衡处理不好,会翻船的。
但是有了已经推广出去的高产耐旱涝的粮食打底,吃饱肚子的农民不再时不时暴动,加上这些年朝廷的经营所得,他的底气十足,有包阎这个搞事的人在,直接朝手底下不干事的开火了。
赵昀可是听他父皇说过的,曾经的他其实最想做的,还是裁员。
天知道,皇帝一个人,养着一大群只有俸禄没事干的饭桶,有多窝囊来着。
现在好了,这些年来,以汴京为试点的改革十分成功,几乎上,只要有职称的人,都找到了事情做了。
做不好?
就可以开心的裁员了。
这个起始于包阎着六元及第的状元来到翰林院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