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琐呸一声道:“整日心怀鬼胎,看起来便像个鬼了。”
琉月微微一笑,提笔写字。
小蝶回房后便病倒了,一病两日,待病好去褚岱院见了一次王妈妈,从此后见了琉月总有些畏畏缩缩。
李书福这几日却乐得心花怒放,他没想到,那个看起来娇娇柔柔的小娘子模仿鹤翔先生的字竟然看起来几可乱真。
以他的阅历来看,纵观大杨、古安、暗夏三国,只怕也没人能比那位自称来自落魄商户人家的刘姓小娘子模仿的更像了。
只要能赚银子,就是财神,至于那位小娘子到底姓刘还是姓马,与他何干?
雅间内,李书福乐呵呵看着坐在书案前一身儒杉的俊朗男子,捋了捋自己的山羊须道:
“杨先生,您看这副柳永的观海潮,下笔如有蟠龙之势,每一笔的笔尾都微微上挑,鹤翔先生的笔尾上挑,每一类字上挑位置不同、笔力也不同,所有后人模仿不了先生的字!
可您看看这副字,看看笔尾的上挑,不瞒杨先生说,这副字老夫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想必这次务必能让杨先生满意。”
杨先生二十出头的年纪,古安国人,学问很好,出手也十分大方。他喜爱前朝文人墨客留下的笔墨,却没有相应的鉴赏能力。
因此,认识杨先生这两年里,李书福真假掺和着卖给了杨先生不少东西。
杨先生细细查看了书案上那副观海潮,良久,满意的点头道:
“嗯,应该是真品,起码比你上次给我的苏轼那副永遇乐要真很多。这副字多少钱?”
李书福嘿嘿一笑:“对不住对不住,老夫也有眼拙的时候,上次还真是丢脸了。”
他嘴上说着抱歉的话,脸上却没有半分赫然之色。
“杨先生,这副字的确是真迹,老夫这次绝对没有看错,杨先生是熟客,老夫便少赚些银子,一千八百两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