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bp;&bp;&bp;锦书听着帐子外的声音微愣,她的动作停滞了片刻才又恢复过来。
&bp;&bp;&bp;&bp;新帝秦劼听说母后稍安,他心中的石头也才落了地。
&bp;&bp;&bp;&bp;秦劼沉吟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先皇的庙号礼部拟了三个,儿臣看去倒还不错,只是得选一个,还请母后帮忙参谋参谋。”
&bp;&bp;&bp;&bp;高太后听说,蹙眉问道:“哪三个?”
&bp;&bp;&bp;&bp;“世宗、文宗、成宗。”
&bp;&bp;&bp;&bp;高太后凝眉道:“这三个皇帝拿不准主意么?连世宗也拟出来了,看样子礼部的那一帮人还在拿我们不是嫡枝继承的事说话。这三个庙号里我看就成宗好一些。”
&bp;&bp;&bp;&bp;“那就依母后所见定下成宗吧。”
&bp;&bp;&bp;&bp;“谥号呢,可选定呢?”
&bp;&bp;&bp;&bp;新帝秦劼答道:“谥号定下了,为惠。”
&bp;&bp;&bp;&bp;高太后道:“倒也罢了。”儿子继位之初,能事事来请示她,可见是把她放在眼里的,高太后心中宽慰。但高太后是个睿智的人,她不擅弄权势,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个太后,因此也没打算要插手朝政。再有儿子如今二十有七,不是幼君,她要是专政的话总会落朝中那帮老臣的把柄。
&bp;&bp;&bp;&bp;“三郎,这些事你自己能拿主意就拿主意,倘或遇到举棋不定的事你和内阁首辅商议,我一个妇人能有多少见识。”
&bp;&bp;&bp;&bp;秦劼微怔。他今天过来主要的事不是为了请示母后庙号的事,而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请母后配合。
&bp;&bp;&bp;&bp;秦劼思量片刻才道:“母后才智过人,又喜读史书,能得母后指点是乃皇儿荣幸。”
&bp;&bp;&bp;&bp;高太后却只是淡淡一笑。
&bp;&bp;&bp;&bp;秦劼又说:“先皇还在世之时,偏爱四弟。四弟文武双全,这些年全靠他镇守着北疆,只是”秦劼说着艰难的抬头看了一眼母后,又说:“四弟是个特例,要是不能和其他藩王一视同仁的话,怕不能安抚人心。四弟他最听母后的话,所以想请母后对四弟晓以大义,让四弟明白。”
&bp;&bp;&bp;&bp;秦劼说得语焉不详,虽然没有点破,但高太后心中却是极明白儿子说的是什么,但是跟前还有个齐王府的娘子,当着她的面说这些妥当吗?这小娘子又和燕王妃交好,高太后心中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