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有的,鞑靼当时被大明和瓦剌夹击兵败后,阿鲁台派来的使者就是这般的形象:
——哭的涕泪横流,发誓要永做大明的藩属和屏障。
朱瞻基不屑的撇撇嘴,他看到方醒的眉毛一挑,就知道吕震有难了。
“我记得当年马哈木的使者也是感激流涕了吧?难道不是吗?”
方醒冷笑道。
当时为了让大明出兵攻打鞑靼人,马哈木的使者只差点哭脱水了。
吕震本来正抚须得意,被这话一梗,想反驳吧,可却无言以对。
“好了!”
朱瞻基喝止了争执,然后说道:“此次由兴和伯做主,这是皇爷爷的旨意!”
方醒看到连吕震都偃旗息鼓了,这才问道:“那两家使者来了吗?”
有小吏出去文化问询,方醒和朱瞻基交换了个颜色后,低声说道:“吕震不学无术,更谈不上腐儒,什么教化蛮夷的说法都是假的,其人真正的目的还是以文御武。”
方醒又不是傻子,而吕震能做到这个位置更不是傻子。
那么吕震为何要说到教化呢?
这个就不得不提到前宋。
宋朝时,皇家是与士大夫共天下,所以武人的地位非常低。
而一旦有外患时,文官系统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出马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