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说我们与世界水平有一年的差距。
而这个距离,可能会有一光年那么长。
万户电影的人来找高桥,倒不是据地现在的渲染农场的运算能力不足。
事实上,运算能力会持续很长时间不足就是了。
但是他们能够调用的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渲染农场了,他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他们这次来找高桥,是基于万户集团对于未来的判断,全力发展大数据,监测用户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合他们的定制化服务。
这时候,万户电影也觉得他们需要做点什么。
以前制作电影,都是去猜测观众们喜欢看什么。
不是先想具体的电影类别,而是对于观影人群想看的电影需求做出一个抽象。
例如,观众们需要的是对于暴力爽快的情感体验。
那么……拳拳到肉的刚大木,也就是机器人对决是一种暴力,成龙或者李小龙的功夫电影也是一种暴力。至于到底选择哪一个,就看制作者适合哪个类型了。
成龙适合搞功夫电影,就不能让他穿上一个皮套去拍特设奥特曼。
但是,如果连观众真正的需求都搞不明白是什么,是不会制作出大卖的电影的。
但是,之前对于观众需求的判断,都是专业人士的揣测。
说白了,就是闭门造车,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
而现在万户电影想的,既然我们已经拥有了大数据系统,是不是可以根据这个大数据体系,去判断多数的电影观众喜欢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