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样投资之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生态也变了。
原本创立一家公司,是想要成为BAT,而在这之后,则是想要被BAT投资。
如果拒绝了投资,BAT可以分分钟自己出一个相同类型的服务,用广大的用户基数竞争死你,或者是直接去收购同类的公司。
总之,当资本达到垄断后,就再也没有出现新的BAT的可能了。
哪怕是那些与BAT同时代成立的公司,也不得不选择一边,成为这个集团里的一员。
而BAT则因为下手晚,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他们付出的资金成本也很大。
如果论性价比的话,远没有万户资本来的值。
不过,虽然投资了这些公司,也知道这些公司可以走的通的道路,但是高桥却没有一点干预他们运营的状态。
他投资这些公司,只是为了保底,分分红也还不错。强迫他们按照万户的方法来行事,那就不会了。
毕竟,每家公司都有每家公司的风格。
BAT中A系的公司,一般被收购之后,都会马上进入半死不活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A系想要将所有体系内的公司,都改造成A本身的模样。
但是T系就不同,往往收购了之后,却能让被收购的公司,用更大的活力。
这是两条路线问题,而高桥选择了后者。
至于现在还没有出现的公司最后成功了怎么办?
很简单,在他们刚出现的时候就投资好了。
万户资本在完成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大规模收购后,开启了面向个人的风投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