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歌心神一转,几乎马上考虑好了鸡鸭的食物来源。鸡鸭一般三到四个月就能出栏,到时正好赶上过年。
附近两个县都穷,百姓十分害怕鸡瘟鸭瘟等,每家养的鸡鸭都不多,一般自个吃,要是拿来卖,顶天卖个五只七只,多了没有。
眼看就要过年,过年必得加餐,猪羊要有,鸡鸭也不能少,这些都需提前预备好。
沈歌打定主意,当即让卖鸡鸭仔的人送了一批去营地中。
三文钱一只幼崽,沈歌一口气买了六百只,鸡仔三百只,鸭仔三百只,将小贩处的鸡鸭包了个圆,小贩高兴地主动送了三十只鹅崽,沈歌又买下二十只,凑够五十只。
清凌卫中能人多,也有会养鸡鸭的,沈歌特地找人负责,养这个的就挂靠在伙头兵下面,算是后勤人员。
有沈歌在这边统筹,营地几乎一天一个样,哪天都生机勃勃,看着极有干劲。
烧砖的朱大富实验一番,大获成功,可能里头含的矿物种类不同,他带人烧出的砖既非红色,也非青色,而是一种泛白的灰色,沈歌拿起来敲敲,这砖有些轻,却意外地结实。
砖扔进水里,泡个三天三夜,捞上来照样结实无比,不烂也不渣,质量非常不错。
沈歌十分高兴,奖励他们三百两银子,特地在整个清凌卫中表扬他们一番,还写了文书张贴在布告栏里。
朱大富他们激动异常,每日都忙得热火朝天,干其他活的兵丁们见了,心中憋着一股气,非要干出一番名堂来,让上头也表扬他们一下。
营地里的懒怠一扫而空,连百里宜与韶信都不由暗中感慨,沈歌搞后勤确实是一把好手。
砖烧得差不多,沈歌依据地形画了地图,重新设计军营中的房屋。
“别的不说,护营河总要,待开荒告一段落,我们先将护营河挖出来。”沈歌把地图给荀飞光他们看,“新营地把将军府包含进去,不靠山,护营河边上建瞭望塔,每日着人放哨。”
“这段河与上面的源江连在一起,两端设栅栏,今冬看能不能挖好,明春我们放些小鱼苗进去,刚好顺便养养鱼。”
沈歌早便计划好,有这么一条河在,不仅能防护营地,引水灌溉也方便,好处极多。
反正他这里什么都不多,就是青壮多,挖挑河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一个百夫长带人负责一段,估计十日八日就能挖完。
作者有话要说: 呐,这真哒是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