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官员看了与后辈叹:“你们先前说的那位沈公子,别看文章法度不算出彩,然一点慧心更胜常人百池墨。此子非池中之物,尔等莫人云亦云,小看天下英才。”
广大女娘们对沈歌的敬服更上一层楼,心中那自豪感别提多强,纵使她们能下场考试,自个考上进士情状也不过如此。
杏榜出来后,女娘们去佛寺烧香往往都会祈求佛祖保佑沈歌一榜高中。
吴予时在会试中排第四十七,萧思远与鲁昊英二人则落榜,暂与进士之名无缘。
二人闻知此事后坦然接受,他们本就没怎么抱希望,得知未考上也并不失落。
京都什么都贵,萧、鲁二人家境寻常,既然未考上,不好在京都空耗,故第三日便收拾行装准备回乡。
沈歌曾邀请两人到荀家小住,不过都被婉拒。二人要回乡,沈歌自要送上一程。
三人找了个酒楼,包了包厢饮酒。
一见到沈歌,萧思远便打趣,“沈弟,这下支持你那帮女娘该得意了。”
“这也是应当,谁令她们眼光好?”
众人一齐笑。
吴予时笑道:“阿弟你会试那些文章我看过,确实名至实归,你莫管那些说酸话的。”
沈歌朝他笑笑。
萧思远与鲁昊英皆未上榜,沈歌不想多提会试,免得触及他们伤心处,便转开话题道:“我来京都时还是大雪纷飞,待我们要回去时,已是春和景明,繁花成荫,日子过得当真是快啊。“
“那可不,白驹过隙嘛。”
几人随意聊了些闲话,菜上来,酒过三巡,沈歌与吴予时朝他们举杯送别。
几人同门师兄弟,感情比一般举子之间好得多,喝起酒来极畅快。
因沈歌与吴予时还要准备殿试,众人未纵酒,叫的不过是浅淡的梅子酒,好喝不醉人,多喝几杯也不妨事。
萧思远十分洒脱,他还年轻,能中举人已是幸事,春闱未中待下次再考亦一样,纵使吴师兄这般才能,都考两次方考中,他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