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卢武泰,那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个冲动鲁莽又目中无人的猖獗人物,加上锦衣卫行事,从来都是肆无忌惮,家族丑闻被揭露,他又如何能眼睁睁看着丑闻被宣扬出去!
所以他们每一方,都有着足以鱼死网破的理由,周瑜仅仅只是三言两语,便将在场最关键的人物,全部都逼入了绝境!
虽然还不知道他掌握了倭寇头子渡鸦纯以及其他倭寇什么样的秘密,但李秘难免联想,只怕周瑜也是用类似的手段,挑起了倭寇先锋军的内斗!
而这种分歧一样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鱼死网破你死我活!
戚沫锋的刀若未落下,三方僵持,这种一触即发的状态或许还能保持,而后总会有人冷静下来,毕竟大家都已经做到了很高的位置,都不是愚蠢之人,只要给他们一点点时间,就能够冷静下来,变得理智,不需要刀兵相见。
可周瑜在这个时候,用棋子当暗器,打中了戚沫锋的手肘,使得他手臂发麻,长刀斩下,这边是引爆全场杀戮的导火索!
李秘与戚沫锋之间,便只是隔着一个周瑜,若他出手阻止,说不定能够挽回这次的内斗。
可周瑜对他的提醒,却又让李秘警觉起来,周瑜将所有人都算了进去,没道理会唯独漏掉他李秘。
周瑜如此提醒自己,想让自己出手阻挠,会不会是让自己火上浇油?
说实话,李秘一直非常仰慕戚继光,这是大明朝为数不多值得称颂的名将,更是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别的暂且不说,单说他杀的是倭寇,就足以让人敬仰。
也正因此,当李秘通过袁可立,得到吴惟忠的垂青,吴惟忠对他又推心置腹,可谓倾囊相授,李秘自觉总算是走了一次好运。
他也会为自己能够成为吴惟忠的徒弟而感到欣喜与荣幸,然而当周瑜揭破一切,吴惟忠和戚沫锋成了小人之后,李秘心中同样涌出一股无边的愤怒来!
当你尊敬甚至崇拜的人,原来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李秘又如何能够忍受?
他不是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三番四次看清事实,却如何都不愿意相信师父岳不群是个伪君子,仍旧守着师徒的情分,即便到了后来,明明已经铁证如山,当师父师娘对他软语求饶,他仍旧心软了。
李秘毕竟不是令狐冲,他不是吴惟忠养大的,他与吴惟忠,说到底也只是相处了不到十日而已。
这种感情基础建立得快,但坍塌得也快,明知道周瑜是在煽风点火,但事实却又不容否认,李秘确实有着愤怒的理由,他也确实该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