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出关帝庙,便仿佛关二爷的圣灵也一并走出来,浑身散发光芒一般!
他走到吴惟忠的面前,没有丝毫客气地问道。
“李秘这竖子的糊涂拳脚,就是你教的?”
吴惟忠本是个极其硬气之人,除了戚继光,只怕这世间能让他敬佩的人,一只手便数得过来,便是在官场上,他也很少弯腰。
可现在,他面对这个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白衣人,却有些拘束道:“见笑了。”
周瑜微微点头,淡淡地评价道:“心性倒是不错,这世道都变软了,打仗的也没骨气了,你倒留了三分杀气,算是难得了,听李小贼说,你是戚继光的部下?”
“是。”吴惟忠老实地回答道,他也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让一个如此傲慢之人品头论足,非但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觉得被贬低,反而有些荣幸!
其实在这些人心中,包括他吴惟忠,都下意识将此人当成了真正的周瑜周公瑾,所以才有这样的敬畏之心,自然也就衍生出各种诡异的感受来了。
众人见得周瑜一出来,便与吴惟忠说话,心里是各种羡慕嫉妒恨,虽然周瑜一口一个竖子小贼,但此时他们终于想起李秘来。
若不是李秘,这周瑜又岂会对吴惟忠另眼相看?
吴惟忠收李秘为徒的事情,实在让人有些不齿,因为李秘没有任何出身,只是个低贱的捕快,许多人都认为吴惟忠是昏了头,可直到如今,他们才发现,事情并非他们想的那般。
试问在场之人,谁不想亲近亲近这位大都督?
可如今,因为李秘的存在,倒是让最不可能与周瑜建立交情的吴惟忠,来了个捷足先登!
周瑜听得吴惟忠的回答,沉默了片刻,而后仰头望着星空,微微闭目,似乎在搜索记忆。
“在我印象之中,这几百年来,能让某瞧上两眼的,只有两人,戚继光算是其中之一了。”
吴惟忠听得如此,也是面露喜色与有荣焉,而其他人则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满脸的好奇,因为大家都想知道,能让周瑜大都督佩服的另一个人到底是谁。
吴惟忠是个老实人,当即朝他问道:“敢问周先生,另一位又是何人?”
周瑜轻轻吸了一口气,仿佛从记忆中回过神来,而后朝吴惟忠道:“是大唐李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