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今日的李秘却有些一反常态,即便他简定雍这个知县三番四次提醒警告,李秘却仍旧我行我素,不断说出一些得罪宋知微的话来。
简定雍察言观色,知道宋知微心里头已经非常不悦,若再继续下去,只怕李秘真的要把宋知微彻底得罪了,便开口道。
“胡闹!既然此人知晓内情,掌握证据,让衙役拿批票去传唤过来便是,如何劳烦宋账干的大驾!”
众人也觉着简定雍说得在理,不由议论起来,都说李秘虽然有些小聪明,但到底是狗肉上不得台面,对政治是一点觉悟都没有,硬生生错过了讨好宋知微的大好机会。
然而宋知微却是个心思细腻的,莫看他脸上不悦,但心里一直在思量李秘的话,眼中也一直在观察李秘。
这个年轻人表现出了超乎年纪的沉稳,心思缜密,能够抓住别人都忽略的细节,绝不是信口开河之人。
“简大人言重了,这案子既然上报到理刑馆,便是宋某的分内之事,只是推官衙门事务繁杂,案子堆积如山,人手也是捉襟见肘,若真有这般的能人,能够厘清案情,还原清白,本官去请,又有何妨?”
宋知微这么一说,倒也有些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气度,李秘心里也是涌出一股敬意来。
没有官僚主义的牵绊,乃是为百姓干实事的基础之一,这位宋知微推官,别的方面暂且不知,但在这一层面上,确实也是个干事的人。
宋知微一直在观察李秘,虽然这个年轻人一直小心谨慎地说话,但不卑不亢,全无低三下四的奴颜媚骨,对他宋知微也是三番四次说些不好听的话。
虽然表面上恭敬有礼,但宋知微确实没能感受到发自肺腑的尊重,可自己说出这番话之后,李秘的眼神却变了,让他宋知微感受到了尊敬。
宋知微本来就是个才华不差的推官,阅历又丰富,从李秘的神色变化,也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佩服的不是他的官位,而是他的节操,他佩服的不是官帽子有多大,而是官员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
这样的年轻人,即便还有些许瑕疵,未尝不能好好培养一番。
念及此处,宋知微便朝李秘问道:“李秘,不知你口中所指,究竟是何方神圣?”
李秘稍稍抬头,看了宋知微一样,迟疑了片刻,而后才答道:“是袁可立袁大人。”
“袁可立!”众人闻言,又是一惊,这位可是被誉为苏州青天的神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