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捕手你且安心则个,便是要打板子,下手的也是咱们县衙的自家兄弟,含糊一下也就过去了,挨了这顿板子,往后县太爷一定给你找补回来,岂非因祸得福?”
虽然这衙役也是出于好意,但李秘心里还是忍不住大骂简定雍这个老狐狸,甚么因祸得福,这祸也是简定雍给的好不好!
“谢谢小哥提醒,我晓得的。”李秘笑着道谢,而后挑拣了几分卷宗,便走出了签押房。
六曹签押房就在大堂左右两侧,也是为了方便办公,接待百姓的案子和诉求,所以李秘很快就走到了大堂来。
古时衙门可不是每天都放告的,想要打官司什么的,需要放告日期间才能受理,不是放告日过来告状的,先打你一顿板子再说。
一般来说放告日是每个月逢三六九日,当然了,也有些勤快清明的,放告日也会适量增加一些。
像苏州府这样人口极其密集的大城,无论是吴县还是长洲县,放告日都要多一些。
好在今日并非放告日,大堂里除了县衙官吏,也就没什么人了。
此时简定雍与苏州府推官宋知微便坐在堂上,见得李秘过来,简定雍便朝宋知微介绍道。
“宋账干,这位就是负责案子的李秘。”
账干也算是推官的尊称,因为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硬要换算一下,应该算是地方审计局局长和法院院长。
类似北京或者顺天府的推官,乃是六品官,而苏州府这样的推官,也是七品官,与简定雍平起平坐。
府衙通常也有“四府”的说法,一府自然是知府了,二府是同知,三府是通判,四府便是推官了。
推官衙门又叫理刑馆,由于掌管刑名,又有核查钱粮的职责,所以虽然推官列为四府,旁人看来是府衙四把手,但权柄却是极大,说是仅次于知府也不为过。
李秘也不敢太放肆,稍稍抬头看了一眼,这推官宋知微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留着一部山羊胡,脖颈上有一块小小的胎记,倒也让人印象深刻。
“小人见过宋推官。”李秘走上前去,抱拳躬身行礼。
宋知微上下打量了李秘一番,便朝李秘问道:“你就是李秘?本官也不是第一次来县衙,怎地如此面生,难不成你是新来的?”
宋知微这般一说,简定雍便紧张起来,若是李秘不识趣,说开了内幕,宋知微必然知道他将李秘抓来当成替罪羊临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