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晒场并非用来晾晒粮食,十几二十个奴仆来回走动,热火朝天,竟然都在晒书!
整个晒场都是一股墨香,而另一头,还有不少丫环和小厮在搬动各种各样的藏品,书画金石器皿古董,那是琳琅满目!
这哪里是什么庄园,分明就是个古代的博物馆啊!
袁可立早先见得李秘对苏州城的热闹不上眼,心里颇有些意外和失望,如今见得李秘终于露出惊诧的神色,他也笑了。
李秘跟着袁可立来到晒场后头那座三层木楼,而后便走了进去,里头同样有着不少人在整理藏品。
“德纯,今日你可是好兴致啊!”
袁可立这么一招呼,一名埋头修复和装裱着旧字帖的白发老人,这才抬起头来,朝袁可立笑道:“是什么风把咱们的苏州青天给吹来了。”
袁可立也不由摇头,点了点那老者,两人看来竟然是不分长幼的忘年之交。
“项老兄可不要揶揄小弟了,我都被人赶出来了,还青天个甚么劲,今日是介绍一位有趣的小朋友给你认识来了。”
袁可立指了指李秘,李秘也赶忙抱拳。
“他叫李秘,是我刚认识的小兄弟。”
“李秘,这位是项穆老中书。”
李秘一听,不由吃了一惊,古时尊称可不是姓氏加官职么,这个叫项穆的,难道曾经做过中书令?
但稍微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该知道,明朝是没有宰相的,自打胡惟庸案之后,大明就裁撤了中书省,除了中书舍人之外,所有中书省的官职都没有了,这项穆为何又称中书?
这就是李秘对历史不熟悉的短板所在了。
这个中书可不是指的中书令,而是指这个项穆曾经在馆阁里头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