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隆武三年即将是过去。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对马嘉植的审理,终于是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
马嘉植的罪名和当年海瑞一样,都是为臣者胡说大道,诽谤君王,按照儿子辱骂父亲处理,比照不孝的罪名,判处绞刑,而且是立即执行。
判决书交到朱慈烺的面前,现在该他决定,是不是要执行马嘉植的死刑了?
和当年的首辅徐阶一样,内阁刑部重处马嘉植,以消泯皇帝的怒气,但是不是要执行,交由皇帝自己来决定。
有明一代,死刑非常慎重,即便是刑部大理寺确认无误,应该执行的死刑犯,每年秋后处决的名单,还是要交到皇帝的面前,由皇帝朱笔勾决,只有皇帝勾决了,死刑犯才能被执行死刑,如果皇帝心情好,或者是其他原因,没有勾决,那么犯人就还得在监狱在待一年。
明代死刑分两种,一种是斩立决或者是绞立决,另外一种是斩监侯和绞监侯,也就是缓期执行。
这两种死刑的最终执行决定权,不是刑部大理寺,而是在皇帝手中。
“马嘉植”
望着内阁呈上来的判决书,朱慈烺有叹息也有苦笑,和他预料的差不多,刑三法司果然是重判了马嘉植的死刑,这样一来,如何处置马嘉植的难题,就交到了他的手中
诏狱。
石墙上的灯泛着黄光。清冷的石壁下,镣铐锁着的马嘉植正盘腿而坐,一动不动,静默的仿佛已经死去。
叮叮当,脚步和腰间钥匙碰撞的声音响起。
有人来了。
但马嘉植依然不睁眼。
“咣当。”
这一次是牢门开启的声音,有人走了进来。
马嘉植终于是慢慢睁开了眼。
是两个锦衣卫狱卒,他们进入之后,什么也不说,只是近身上前,一左一右的将马嘉植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