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塘报,分为普通塘报和六百里加急。照规制,普通塘报,一日两百里,白走夜不走;若是六百里加急,则是日夜兼行,逢站换马换人,一日能走四百里。只不过到了明末,粮饷困难,各处驿站都难以维持,各地塘报和六百里加急的效率,大打折扣。现在,六百里加急的塘报,每天也只不过能行两百里,也就是说,即便是六百里加急,从武昌到京师,也需要十天时间。
今日,湖广发来的第一封六百里加急,到了。
正是太子殿下抵达岳州之后,发给陛下的报平安疏。武昌距离岳州五百里,算起来,便又多了两日的路程。
杨士聪看的脸色发白,作为定王的老师,三榜的进士,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是同意定王的冒险计划,但耐不住定王的哭请,他最后还是答应了,现在骑虎难下,只能咬牙坚持到底了。
“儿臣朱慈烺躬请圣安……”
太子平安疏的字数并不多,也没有提及军事,只是简单的报平安,但杨士聪却看的心惊肉跳……
太子,果然无恙。
而湖广河南各地发来的塘报,却都说仍在寻找太子,显然,这些塘报都是太子归来之前就发出的。
都是浪费笔墨的无用塘报。
……
杨士聪将太子的报平安疏收了起来,将其他塘报一推,走出房间,对站在台阶下的驿丞说道:“可以发了。”
随后,他将包好的平安疏交给身边的亲信:“快,回京交给定王殿下!”
……
夜。
定王朱慈炯坐在灯下,一字一句的看完了太子的平安疏。
每个字,都像是挥在他身的棍棒,令他痛苦、愤怒、从而更加倔强。
依稀的,他仿佛看见朱慈烺就站在他的桌前,面色冷冷地望着他……。
朱慈炯霍然站起,用一种带着颤抖的冷声音说道:“何成!立刻去布置,明早执行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