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我家妹子是玉帝> 第四百七十一章 遁地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一章 遁地术(2 / 2)

其一,营建东都。每月役使两百万人,在隋炀帝不切实际的“工程截止日期”的强力逼迫下,近一半的劳役死亡,像狗一样被扔到洛阳城外东到成皋、北到河阳的区域。

其二,修建大运河。开通济渠,征发hn,淮北各郡百姓一百余万;开顸沟,征发淮南百姓10余万;开永济渠,征发河北军民一百余万。死者无数。

其三,大建离宫别馆及豪华龙舟。自长安至江都,修建离宫四十多座;修建规模庞大的龙舟无数。

除了这些,他还为了个人的面子疯狂向四夷施恩。

外国人在华夏吃饭不要钱,丝绸包树,赏赐启民可汗两千万布帛等荒唐举动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后来,四夷君主都知道了隋炀帝的提款密码:疯狂地吹捧他,怎么肉麻怎么来,然后趁势提出要求,隋炀帝总是有求必应,疯狂赏赐。前宰相高颎对此稍有不满,私下说了两句,就被杨广杀害,顺带还杀了一批能臣干将。

此外,隋炀帝还好四处巡游。

南到江都,西到张掖,北到塞北,都留下了杨广的足迹,路过的地方,周边数百里的百姓都要为皇帝及其庞大的随从队伍准备食物及各种物资,浪费无数。

而后,他还喜欢军事冒险。

实际上,以隋朝的底蕴,之前的一些列作死行为虽然造成了海内骚动,无数人家破人亡的悲剧,但局面还没有失控,顶多只占了隋炀帝亡国大业的四成,剩下的六成都要记载隋炀帝的军事冒险,三征高句丽上,核心是第一次。

高句丽不是单纯的草原游牧帝国,只要野战击溃对方就可以取得胜利,而是一个类似于后世的辽国、满清一样的成熟政权。它有众多坚固的城池,有迥异于中原的气候,有广阔的战略纵深,有众多的人口,有丰富的物产,统治也并不见得有多失德,关键是也有能征惯战的大将。

可以说,隋朝与高句丽的战争,高句丽占据着天时、地利与人和。与这样的强敌作战,一定要慎之又慎。

隋文帝强令宰相高颎辅助汉王杨谅攻打高句丽复仇,最终三十万大军因道路、天气、疾病、后勤等原因几乎全军覆灭。

以高颎之大才,在不利情况下出师尚且大败而归,其他人恐怕就更难想象了。

从战争的角度看,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原王朝要想短时间内彻底打败高句丽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好是积极防御,先小规模地持久骚扰战不断消耗敌方国力,待时机成熟,再派精兵突袭,一举灭敌。如若不这样做,后勤的补给则十分难处理。因此,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消耗战,是一场后勤补给战,谁主动进攻谁吃亏,谁防御谁占便宜——这恐怕也是当初高颎不愿意出征的原因。

针对高句丽的空前军事行动,隋炀帝的战略战术犹如儿戏。他制定了一种空前的决战方略,倾国动员,从岭南到涿郡都有任务,集中一百多万军队,制造无数军资器械,征发数百万民夫保障后勤,直接、间接参战人员超过五百万,完全不想其中的风险。在战场上,他为了独取战胜高句丽的功名——是的,没错,帝王要与下属争功——要求任何行动都要向他请示汇报。高句丽军队利用坚城持续消耗隋军士气,诱敌深入,伺机反杀。隋军最终大败,度过辽河的三十万精锐只有两千七百人返回,军资器械损失无数;来护儿水军在南方战线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四万精锐只有数千人返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