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当年到底是因为了什么事情,惹得对她已是独宠的皇上突然震怒得连儿子都不认?就算是帝王薄情,可贤字封号的人,皇上怎么薄情也总要给几位长老面子不是?
皇上儿子虽说是不少,但真正活下来的却没有几个,更何况那时皇上帝位本就不稳,子夜记得太皇太后说过,当年皇上要废贤妃皇贵妃时,一众的老臣出来反对,甚至还有老臣呼起了废帝之意。
所以,那时皇贵妃所出的逸王,对皇上来说其实是棵很好的棋子,帝王之子本就是国之根本,当年皇贵妃又是贤王之封,只要皇上一善待逸王,那那些老臣自然就会歇了嘴。
可是皇上却恰恰没有,相反的对逸王可以说是完全的无视之,对皇贵妃也是受了妥协后不得处置,但也丢在了宫里任她自生自灭了。
至于后来皇贵妃能从贤妃成了皇贵妃,传言是说因为平王得了皇上的宠,对这点子夜只信三成。
虽然皇上后来一平表现的行为似乎是很信任平王,封为平平可以说是平庸之意,也可说是平定天下之意。又户部掌户司,手握国库,那掌的就是天下所有的钱财,也可以说他握住了天下命脉。
但别忘了,王家势大,太子也就势大,皇上给了平王如此多的荣宠,其中到底有多少是要平王与太子相抗衡的意思!
不过,这是皇贵妃至今在明面下的一生。
子夜也不是瞎怀疑的人,皇贵妃当年的突然失宠,皇贵妃宫中的所有宫人尽数处死,这中间难倒真是仅是皇上发怒而造成的?
皇贵妃当年被处死的宫人中,跟随她进宫的赔嫁下人都在内,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皇宫中,除了皇贵妃失去了用得顺手的人外,重要的是,最最了解皇贵妃的人同样都已经死光光了。
平王完全懵圈的看着子夜,毫不明白他说的话到底是何意:“十九弟?”
那眼中如迷途的稚儿在寻找指路的明灯,而现在子夜就是平王现在的那盏明灯。
子夜深深感觉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讲真,他曾是抱着为九皇叔鸣不平的想法,又有着太皇太后临死前托于陆公公的那道遗旨,他是想着将帝位归还于九皇叔的。
但现在不同了,九皇叔是灵曦岛赫连家族的少主,回去只是时间问题。而他,认定了九皇叔的后,前往灵曦岛同样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那炎習选出或是说他们要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帝王,这就是必要中不能再必要的事情。
几位皇子中,只能选出一个最优的扶上去,否则炎習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