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竭力压下了自己的震动,动作悠闲地举起了茶杯,淡淡地问道:“送这消息来的,是裴家还是裴定?”
老嬷嬷态度恭敬,清晰地回道:“回娘娘,是五少爷。”
五少爷,不是裴家。只是裴定。
裴定……
这个人。钱皇后曾听母后讲过。当时在慈宁宫,母后说欲平治天下,必先得河东裴家。欲得河东裴家,必先得嫡枝裴定。
如今,裴定让人送来消息,是否就代表着裴家的态度?
钱皇后尚在斟酌。就听得老嬷嬷继续说道:“娘娘,五少爷还说。郑姑娘是第二个弟子。”
“砰”的一声响,钱皇后手中的茶杯跌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一声响,茶水四溅。
她也无法维持脸上的波澜不惊。几乎立刻站了起来,压低了声音问道:“此话当真?!”
老嬷嬷微微低下头,避开了她的威压。才回道:“五少爷是这么说的,更多的。奴婢便不清楚了。”
第二个弟子,第二个弟子,怎么可能呢?韦先生只得母后一个弟子,母后已经宾天了,哪里来的第二个弟子?
可是,裴家不会胡乱说,就是因为这件事不可能,才不会乱说……无论如何,钱皇后都非去澹苑午宴不可了。
不为与民同乐,不为争斗立威,只想知道郑姑娘是否真有那样的渊源,只想知道郑姑娘为何能令裴定作出这样的选择。
如今,她真切见到了裴定所说的郑姑娘。
其实,也不用去向裴家求证什么了,甚至也不用细看什么,只需见这一面,钱皇后就知道郑姑娘必与韦先生、母后有渊源。
郑姑娘给她的感觉,太熟悉了啊!就好像……就好像见到了母后一样。
明明,眼前的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小姑娘,钱皇后竟无缘由感到亲近和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