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座位上伸了伸手,笑吟吟道:“郑姑娘,请坐。”
待见到郑衡落落大方地坐下,他的笑意更深了,朝既醉看了一眼,然后既醉便退下了。
不知从何时起,诺大的四楼,就剩下裴定这一桌了,还是只有年轻的一男一女两个人,仆从都退得远远的。
章妈妈见到这一幕,声音提到了嗓子眼,几番欲言,却在郑衡淡淡回望一眼后,又止住了。
这时,裴定已在为郑衡斟茶了,末了还将碧绿茶盏推至郑衡跟前,表达了请她喝茶的意思。
见到裴定的动作,郑衡笑了笑。她此刻所想的,竟然是感叹河东民风。——比起她昔日治朝下的京兆,还宽松了几分。
不过……到底是民风宽松呢?还是无暇顾及?——她想到了千辉楼外的流民,这么多的流民在河东最繁华的地方,其实就不太能有严苛的礼教风防。
衣食足,方能知荣辱。然而,河东又是大宣文地,知礼收礼必是民风基础,如此一来,又太矛盾了。
河东的许多事情,都太矛盾了。为何会有这样的矛盾?短短三年,河东为何会变成这样?
裴定看了看郑衡:这个小姑娘到底在想些什么,竟令得周围气氛为之一凝。
他还没开口,就听得郑衡小声问道:“学兄,先前我看到了一幕争吵,有诸多不解之处,故想向学兄请教……”
她将刚才黄媚与顾贞的争吵说了出来,末了问道:“学兄,我在佛堂三年,已不知府外事,请学兄解惑。“
这一下,裴定动作顿了顿,眼中的疑惑便藏不住了。这个小姑娘,竟然想知道河东的局势!
一个小姑娘,一个刚刚出孝的小姑娘,所询问的,不是别的事情,竟然是河东的局势!这正常吗?
太不正常了!
换作任何一个人听到这样的询问,首先想到的,会是郑衡患了失心疯。但幸好,裴定并不在“任何一个人”行列之内。
在学宫西门的时候,他就对郑衡起了好奇,而后经那一首诗和鸿渚体的冲击,已令裴定知道这个郑姑娘并非一般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