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恐怖小说>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第191章 开始行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章 开始行动(2 / 4)

为此梁山还和朝廷爆发了几次小型的冲突,可以说是互有胜负吧,好在梁山的损失并不大,好汉们也都没有受伤,但同样的,他们也没能俘虏到朝廷的将领,上一次大战,可是把朝廷方面给吓坏了,虽然宋徽宗不愿意承认,但不得不说,二十万人的溃退,直接让数个州县受到了冲击,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梁山威名广传四方,几乎天天都有人想要上山,当然这些人全都是普通人,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好汉上山。

但梁山的实力还是在不断的提升之中,这种情况下,大家都知道梁山的厉害,所以朝廷的将领们不愿意和梁山过度纠缠,他们基本上是一触即退,能打得过就打一打,打不过就直接离开,主要是以『骚』扰为主,反倒是把之前梁山使用的战术重新用了出来,虽然有些不伦不类,但却也让梁山无法再次大量斩获战功。

而这段时间里呢,李俊则一直在训练水军,有九艘大船做底子,还有那些被俘虏来的朝廷水军的士兵做骨干,梁山水军的实力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说是突飞猛进也一点不为过。

他们已经悄悄尝试出海,并且顺利的驶出了很远,照着曹岩提供的方位,下一次出海,他们就要寻找传说中的北方大岛了。

这个时候,这个所谓的北方大岛,上面还都是些土猪居民,并不是东瀛人。

而东瀛呢,目前正处于平安时代的末期。

平安时代,是古代东瀛的一个时期的称呼,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移到平安京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在奈良朝末期,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决定从长冈迁都到山城国的平安京,在那里筹建新都,命名为平安京,希望借此获得平安、吉利、安宁与和平。由于平安京在794年完工,故史家常把794年作为平安朝的开始,平安时代的称呼亦来自其国都的名字。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平安时代到如今已经进入了武士团的叛变与源、平两氏的崛起的时期。

具体点说,就是从公元10世纪30年代开始,几乎同时发生了两大叛『乱』事件——“平将门之『乱』”与“藤原纯友之『乱』”。前者发生在承平5年,既公元935年,后者发生于天庆2年,既公元939年,故史称“承平、天庆之『乱』”。平将门属于桓武平氏一族,定居下总地方,公元935年同族发生内讧,朝廷进行干预。为此他纠集反抗国衙的关东武士驱走关东北部地方官,公元939年宣布关东八国独立,在下总猿岛筑起宫殿,自称新皇。

惊慌的东瀛朝廷于公元940年派军征讨,但征讨军末到,叛『乱』已被平氏同族平贞盛和下野押领使藤原秀乡平息,这两人都是地方武士。藤原纯友是伊豫国的“椽”,承平5年率千余只船发动叛『乱』,袭击淡路、赞歧两国国府,迈进九州大宰府。公元941年被源经基平息。“承平、天庆之『乱』”说明东瀛朝廷已无力镇压叛『乱』,必须借助地方武士的力量了。从这时起,地方武士的实力也开始得到中央的承认。

此后,又发生了开始于房总而又迅速扩展到上总、武藏地方的“平忠常之『乱』”。朝廷在派出的将领表现无能之后,又改派了清和源氏一族的源赖信,迅速解决了问题,据说源赖信之名使平忠常丧胆,不战而降。从此,平氏势力在关东便被源氏取代。二三十年之后,东北地方相继发生安倍、清源两氏的叛『乱』——“前九年之役”,与“后三年之役”,加起来一共是12年。

由于朝廷先后起用了源赖信之子源赖义及其孙源义家,两次叛『乱』才得以平定。源氏势力从关东地方又扩展到东北地方。

在这期间,源氏同关东武士“生死与共”、“团结如一”地进行了战斗,结下牢固的封建主从关系。源义家威名大振,越来越多的关东地方在乡领主、名主象从前对待藤原氏摄关家那样,向源氏寄进土地,请求保护,朝廷对此感到恐惧,以至发令禁止。原来仅仅由出身畿内地方的名主武士组成的源氏武士团,如今已经成长为以源义家那样“武士栋梁”为核心的,在广阔地区拥有势力的强大的武士团了。

公卿贵族面对现实虽然不得不承认源氏的武力,但对源氏武士团首领仍以身份卑微而加以歧视,封闭其进入中央政界之门。源氏势力至源义家时达到顶点,此后便走向下坡。桓武平氏虽由于平忠常之『乱』而失掉关东地盘,但从在平定平将门之『乱』中获有战功的平贞盛之子平维衡时起,把根据地转移到近畿地方之一隅伊贺、伊势之地,被称为“伊势平氏”,而自维衡的曾孙平正盛、正盛之子忠盛时起,开始与院政政权结合,进入中央政界。

所以如今的东瀛,可以说是两大武士势力同时统治的国度,所谓天皇,反倒是没什么真正的力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