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擅自去了别家的封地,本来是应该砍头的大罪,到了池寻这里,反而立了功,还收获了那么多的民心。
四皇子心里升起浓浓的危机感,他们最开始似乎都对付错人了。
池寻虽然不是皇上的儿子,但是皇上最看重他,甚至比太子也不遑多让。
更何况还有多年前的那个传闻,先帝不是要让皇上之后,登基的人应该是池寻,要把皇位还给秦王。
这可能吗?
今天之前,四皇子认为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可能,但是现在不一定了。
秦王池寻有民心,有百官的支持,更有不少支持者,不说别人,京城七公子都是他的倚靠。
如果父皇也动了还位的念头,他们怎么办?
四皇子第一次和六皇子默契的对视,都从对方的眼里读到了一个意思——秦王池寻不能活。
早朝不欢而散,大臣们人心惶惶,出宫门的路上,不少人聚在一起商量。
唯有池寻,孤身一人,凌然而行,日出东方,池寻始终挺立如白杨,令人仰望。
很多人看着这样的池寻,想要走过去寻求庇护,但是又无人敢过去。
不少老臣看着朝阳之下年轻的男子,赶忙把脸藏在宽大的衣袖下。
那个背影实在是太像先帝了。
先帝当年也总是这般自信昂扬。
池寻的心思并不在这儿,他也在回忆,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事都已经忘记了,只是当年有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