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未央殿上,献帝正座胡椅之上,献帝不过12岁,身材弱小,但也成熟懂事,众臣皆席地而座,四月天气尚且暖和,不用在堂中升火。
蓝华席座太尉杨彪身后,小黄门站在献帝身旁,李傕,郭汜站在堂前,二人不讲礼数,当是把待朝议。
献帝开口讲话,“众臣有何事要议?”
李傕走出,“皇上,臣有事要奉!”
献帝点头,“李将军,你且讲来?”
李傕拿出黄纸两张,上写蓝华昨日所写内容,小黄门走近,接过黄纸,呈给献帝。
献帝看完一张,又看一张,心中了然,将黄纸放在桌上,讲道:“李爱卿所言,天下叛乱,朝纲不振,急需招天下有能之士,共兴汉室,众爱卿以为如何?”
献帝虽小,但经历甚多,早有大人心性,讲话倒有模有样。
太尉站起讲道:“不知,李将军所言有能之士,皆为何人。”
献帝讲道:“议郎曹操封兖州牧,渤海太守袁绍封翼州牧,荆州刺史刘表封荆州牧,孙策为扬州牧,刘备为徐州牧。”
(汉末刺史等同州牧,汉末划分十三州,州下设郡,郡下设县,类于后世省,地级市,县,如同省长,市长,县长等,古代即军政一体,区别于现在行政方式。)
太尉问道,“刘备何人?”
待郎钟繇走出讲道:“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景帝第十六代玄孙,少年师从卢植,郑玄。”
太尉又问道:“现为何职。”
钟繇答道:“平原令!”
太尉问道:“允个徐州牧是否太过?”
贾诩站起讲道:“我知刘玄德此人,善治政,会用兵,与百姓无犯,且他乃皇戚,忠于汉室。”
献帝站起身来,叫道:“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