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望了蓝华一眼,低头思索。
胡胗讲道:“主公,若是众臣,背后生乱,杀了便是!”
董卓道:“我等哪有治国之能,我等还要依附名门望族,士家,士大夫的,胡胗不可胡言。”
胡胗并不服气:“那我等就仗他人脸色?”
董卓道:“我知几人,颇有名望,我任河东郡守之时,便有交际,请得几人,来朝中坐镇,士人多少要给点面子的,倒也无恙。”
李儒道:“不知何人?”
董卓摸着胡子讲道:“蔡邕、彭伯、郑玄”
李儒道:“不知可否会来?”
董卓道:“不来,我自有办法。”
董卓又道:“我观灵帝次子,刘协乃董太后带大,又聪慧过人,若能立刘协为帝,我等也可聚力,我做个太师也明正言顺。”
李儒皱眉,“我等需询问众臣议建,再做打算。”
蓝华不以为然,你换不换都是那个鸟样,董卓是不受待见了,袁绍将他请来,是希望董卓闹的越乱越好,最好把皇帝也做了,袁绍就有机会了,指望董卓武夫,军阀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
别小看当时的政争,董卓这个位置就是铁板烧,谁座上去都是死路一条的,别说吕布会反,其他人也会反,只是时间问题,董卓不占大义,古代人没有什么娱乐的,每天想什么,权术,阴谋,杀人。
皇帝就是平衡各方势力的中间人,这个中间人挂了,就乱套了,你杀我,我杀你,董卓不可能把所有反对他的人杀光,你不杀他们,他们总会找到机会杀你。
蓝华觉得这次事,干不干都改变不了董卓的悲惨命运,即使吕布不杀董卓,说不定董卓哪天也会被其他人杀了,何况董卓这种人,蓝华一点也不喜欢,喜怒无常,心情不好就喜欢杀人玩,没共同语言,自己帮他出谋也得小心翼翼,所以蓝华决定干脆推他一把。
蓝华讲道:“此计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