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谣言,一开始钟亦是嗤之以鼻甚至觉得好笑的。
那些什么欺占良女,杀害良民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不知那些上奏的老家伙是花了多长时间才收集到这些有理有据的“罪证”的。
一开始,钟亦只当成闹剧,并不予理会,再说了,他早就远离朝堂,与那些人来说根本构不成威胁,陷害他有什么好处?
可钟亦始终低估了人心。
有些时候,人把人并不当人,人看人也并不当人看。
他们看某些人会把这些人当成垫脚石,当成自己升官的一条道路。
逍遥王虽不问朝政,却深深地影响了当今皇上。
当今皇上又是一个儒雅之人,他自然不会亲自动手去收拾钟亦,那么,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替皇上解决这个忧患。
这便是一个升官发财的好机会。
那些人不会管事情的真实性,他们只知道,将钟亦拖下马就对了,谁会为钟亦申冤?
也是有人替他申冤的,比如席家,裴家,还有当时心怀君主的顾家。
可当时的三家话语权并不那么绝对,他们的话在百口中显得那样弱小,不仅没能帮到钟亦,反而让皇帝更忌惮他。
真正的抄了逍遥王府是在最后一道奏折上。
那是一道送命奏折,上面写了逍遥王曾制造混乱,置郁上皇于危难,然后来了一出忠心护主的戏。
这,可是欺君大罪,还有谋害先皇的罪名。
郁见儒怒不可遏,直接下令去抄了钟亦的逍遥王府,并株连九族。
南宫一氏便是在此遭了殃。
看,不管你有多大的功勋,在皇帝面前你依然是个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