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群道:“很好,这方面不要怕花银子,投入教育,能产出最大的收益。”
见身后几人还是不太明白,岳群也没多做解释,只要按照他的要求做就行,十几年后,成效自然会显现出来。
一路往西行去,路边留存着不少人腰粗细的樟木,树干显眼处挂着木牌子,标识着数字,岳群问道:“现在这些好木材的管理怎样?有多少记录在案?”
林耀华道:“方圆五十里的都已经纳入管理,相关的条例也都教育到每个琉球人心里。基本不会出现乱砍乱伐的情况了,记录在案的樟木、楠木,柚木,桧木等有七千多棵,这些都是可以砍伐的,还有一万多棵长势良好的,也都做了标记,未来十年内可以陆续进入砍伐期。”
杨健接口道:“南边山上,还有很多巨大的木材,我们一百年都用不完。”
岳群摇头道:“怎么会用不完,我们现在每年只建造几十艘船,到了海洋时代,每年数百上千艘海船的建造,这些木材远远不够用,所以,一定要把岛上的木材管理好,这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
杨健闭上口,连忙点头,林耀华道:“我们都知道轻重,会有计划的砍伐良材”。
岳群点点头,突然问道:“杨健,张家小姐的事,你是怎么考虑的?”
林耀华几个都饶有兴趣看向杨健,杨健脸上霎时变得通红,扭扭捏捏道:“这,总要见过真人才好说。”
岳群皱皱眉,道:“也好,你和童堂主请几天假,走一趟南京,如果合心意,那就尽快定下来。耀华你也一样,不要挑三拣四,看到合适的,尽早下手,迟了好姑娘就被别人给抢走了。”
林耀华想不到战火烧到自己头上,支吾道:“忙完这两年再说,我会留意的。”
岳群哼了一声,道:“你再拖下去,你师姑就要亲自找你谈了,好自为之吧!”
林耀华头皮发麻,低着头跟在岳群后面,向造船厂走去。
岳群花了几天时间,把朝阳,云台走了个遍,见各厂矿、各村落的人们都安心做工,生活富庶,对琉球的归属感日益增强。
一船船到来的新移民,见到这地界,土地如此肥沃,民众生活富裕,很快就融入其中,为开发琉球尽心尽力,也为自己建设一个优越的、体面的家。
而新移民的不断到来,更加增强了老移民的安全感,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即使没有读过书的老农也是知道的。
九月六日,岳群三人乘坐一艘商船,从云台,向西北行去,两艘战舰前后护航,一昼夜功夫到达福州外海,战舰随即离去,岳群等乘着商船进了闽江,沿途经过几次巡检兵丁的检查,船老大熟练地塞了银子,顺利通过了关卡,天黑时分赶到福州城。
一夜无话。
清早,岳群三人出了客栈,沿着大街闲逛,此时的福州城商业发达,店铺早早就开门营业,各种早餐琳琅满目,香气袭人,路上行人神情悠闲,福州话几如鸟语,张德恩和吴东是一头雾水,岳群也只能听懂少数几个词语,还不如听粤语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