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明朝官人> 第114章 嘉仪绝非葛朗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嘉仪绝非葛朗台(3 / 4)

大发继续留任万鸿发店铺的掌柜,而且是皇帝御笔亲批,他顿时干劲冲云霄,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万鸿发布店打理上。

蓝舒鸿则对自己没有得到整个万鸿发的管理权有些失落。

他本来以为文立万做了知府以后,皇帝朱翊钧会把万鸿发交给他全盘打理,现在万鸿发分成店铺、房产两大块,他和大发各负其责,文立万继续掌管全盘,这比他预想的要差一些,但毕竟独当一面了,也还能接受。

皇上这样的批复,令文立万啼笑皆非。

文立万正准备在苏州推行市场经济,皇帝却让他既做官人,又做商人,这完全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准则啊。

皇上“欣慰之”了,臣可就作难了。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社会,官人经商并不是稀奇事。

其实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官商便已兴起,唐朝官人经商是比较普遍的事。明代中后期,官店、皇店已经遍地开花。

皇店是皇帝个人开设的店铺,收入不入国库,属于皇帝內帑,也就是皇帝的个人钱包。

自从正德皇帝开了自己的第一家皇店后,以后的皇帝就都有样学样,有可观的零花钱,从皇店源源不断流入钱包,这种好事不做,那是孙子。

文立万对这种官商不分,与民争利的政治经济现状,很是无奈。

看来要在苏州完全实现市场经济,绝非一日之功。

但文立万只能按照皇帝御批,先一边当着知府,一边经营着皇店。

文立万告诫自己,今后只做运筹帷幄的事,前台的事情,全盘交给蓝舒鸿和大发去处理。

他同时决定找个机会,返京劝说皇上,自己必须彻底和皇店脱钩。

既然想在苏州推行市场经济,这种官商不分的身份,将会使他寸步难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