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也是可以传染的。
文立万的冷静,马上传染给了王掌柜,他情绪也逐渐缓和下来。
王掌柜把得月楼争座风波一五一十讲出来,显然他是咽不下这口恶气。
更为可气的是,包间让给了李天喜,自己又拉下老脸,亲自上门,当面向李天喜赔情道歉,但此事并没有完。
次日苏州府的衙役上门,要王掌柜的所有店铺停业盘点,说是王掌柜有偷漏赋税的嫌疑。
文立万听后并不诧异。
苏州府衙勒令王掌柜停业清查,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和现代社会的勒令停业整顿有些类似。
“文掌柜,你应该知道,苏州纺织业长此以往下去,必将造成萧条。老夫闻知万鸿发已是皇店,揣摩文掌柜在紫禁城的势力,肯定不输于李天喜,老夫今日献上旺铺,以表诚意,愿追随麾下,与李天喜一决雌雄。”王掌柜话说得很直接,可见已经愤怒得有些不择手段了。
商人处世,以利为先。王掌柜肯献出旺铺,以求联手抗李,无非是以求自保。这一点与谭令会的手法如出一辙。
这些有钱人,无论政客、商人,概莫能外。
当他们的地位朝不保夕的时候,消财免灾是惯用手法。
越是危机,砸出的银子越大越狠。
银子对他们来说可以失而复得,基本盘保不住,那就万劫不复了。
“王掌柜高看文某了。文某不过是一介商人而已,何来紫禁城势力一说?其实,你的这间旺铺送错人了。李天喜如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与之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王掌柜何不将旺铺献给李天喜,与之交好,从长计议?”
文立万并不轻易表态,他知道王掌柜是苏州纺织界典型的“随风倒”人物,为人奸猾,见利忘义,他的话未得到验证的情况下,不可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