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欣荣陪笑道:“知府大人啊,小民最近考虑着,想把文掌柜山塘河边的那个新机房收购了,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就能上缴更多赋税,请知府大人恩准啊。”
谭令会冷言冷语道:“收购便收购了,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你们自定好了,何必来问本官?”
陆欣荣道:“新建的纺织机房,一切还刚刚开始,赋税方面还请知府大人酌情考虑。”
谭令会呵呵冷笑道:“陆兄在苏州地面上,是富甲一方的人物,给朝廷贡献一点赋税,就心疼么?上次有人扇动罢工罢市,听说陆兄也在里面推波助澜,不知可有此事?”
陆欣荣忙不迭道:“那是纯属巧合。我是在之前一天就停业维修了,一共维修三天。如果我是推波助澜,事情平息当天就可以恢复生产嘛。”
“哼,反正那些聚众闹事的人,不可能让他们逍遥法外,李继的事是一码事,聚众滋事又是另外一码事。”谭令会说完此话,瞟了文立万一眼,看见文立万正目不转睛凝视着他。
文立万在苏州纺织行业迅速站稳脚跟,让谭令会颇感蹊跷。
谭令会在锦衣卫带走李继之后,马上派人对文立万的底细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谭令会意外,文立万是一个外地来苏州做生意的商人,除此之外其他信息几乎是空白。在苏州经商期间,文立万没有任何偷漏赋税的行为,几乎抓住不住什么小辫子。
但文立万在昆山和苏州,两次与官府做对,两次都出现锦衣卫的影子,难道这仅仅是巧合?
莫非此人是锦衣卫的细作?
如果文立万是锦衣卫的人,他不可能天天泡在生意场上。此人可能收买了锦衣卫的某个官人,以此为靠山,才敢与地方官捣乱叫板。
“知府大人,那次并不是小民聚众滋事,李继欺行霸市,搞得商家无法生存,小民不过是讨个说法而已。”文立万对谭令会刁蛮欺人的嘴脸厌恶之极,也就是沉入民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否则真要是把朱翊钧的敕书亮出来,这个人模狗样的庸官狗官,不跪在地上求饶就怪。
“是不是聚众滋事,调查清楚后自有公论,现在辩解毫无意义。”
谭令会一副高冷模样,要不是最近有些担心李继案的结果,同时忌惮文立万背后不明来历的力量,他早就一声断喝,让衙役把文立万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