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酒席结束,左光斗借着尿遁躲了一圈,看见众人均已离开,跑到刘一燝处询问为何推荐何宗彦。
刘一燝笑了笑,对左光斗说道:“如今形势并不像吾等所想,别看陛下重用我等,但是谁也没法猜透陛下心中如何想!再说,不是谁都能成为邹元标,没准就变成了雒于仁!”
刘一燝说的邹元标和雒于仁都是文官投机分子的代表,但是结局却截然不同。
当年张居正“夺情”时,邹元标不过是刑部观政进士,也就是刚进入官僚队伍的“实习生”。听说万历下令把四个反对夺情的人廷仗,邹元标连夜写了一封大骂张居正的奏疏。为的就是能够赶紧补上一个廷杖名额。万历皇帝果然满足了他的要求,第二天盛怒之下的万历皇帝将邹元标打了几十板子。
几个弹劾张居正的官员被廷杖以后,他们“正直无畏”的名声,在文官们的推波助澜下,很快传满天下。
张居正刚去世,邹元标就直接升任吏科给事中,最后官至吏部左侍郎,成为东林首领之一。
原吏部给事中雒于仁也想靠着投机获得文官们认可,在万历十七年杜撰一篇《酒色财气疏》,把万历皇帝骂的狗血喷头,结果骂的太狠,雒于仁直接被撵回家。
这下雒于仁乐开了花,回家就开始耐心的等待,只待万历一蹬腿,就是自己飞黄腾达之日。
结果,病病殃殃的万历一直活的有声有色,而雒于仁从万历十七年就开始盼着,盼了一年又一年,如今坟头的草已经三尺多高了!
左光斗当然知道邹元标和雒于仁,一拍脑袋说道:“少宗伯的意思是让何宗彦在前面挡箭?”
刘一燝拍了拍左光斗的肩膀,说道:
“遗直说的不错,现在入阁表面上看似无比尊贵实,则危险重重,何宗彦虽不是东林人士,但与我等关系融洽,推荐他入阁对东林只有好处!另外,不要忘记齐党、浙党一直都盯着我们!若内阁全是东林人,定会遭到强烈抵制”
左光斗听完刘一燝的话,茅塞顿开,给刘一燝深深鞠了一躬,说道:
“还是少宗伯深谋远虑,佩服佩服”
何宗彦如今双喜临门,刚年满六十,小妾给自己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今年考满定上等,从詹事府詹事提升为礼部左侍郎。
明朝的考满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中、下三等,依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
首辅方从哲兼任礼部尚书,所以何宗彦的礼部左侍郎就是礼部的实际负责人。
现在官员升迁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靠博得理学士大夫们认同!比如各种辱骂皇帝,虽然会被廷仗,甚至贬官,但只要没被当场打死或者死在任上,将来肯定会回到京师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