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二说道:“这都是刚才被带走哪些义民挨家挨户通知的,他们说如果不赶走税监,朝廷马上就要收取重税!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草民受到蒙蔽,这才跟着大伙来的”
朱由楫彻底无语,这矿税明明是收商业税,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真要是矿税全停了,那才真是要加税了!
朱由楫接着问道:“你家有几口人?有多少良田?”
冯二回答道:“草民家中有妻和五岁幼子,共三口人,薄田三十亩”
“三十亩田?过得还算不错吧?”
冯二一听说问起自己的生活,苍白的脸色恢复了些血色,带着满意回答道:
“其禀官爷,草民家世代为农,家中三十亩薄田年年略有盈余,近些年托圣天子的福,风调雨顺,家中也攒了一些银两,只待我那儿子长大些还让他读个私塾”
朱由楫听到三口之家三十亩良田便能生活的不错,略微有些惊诧,接着问道:
“收入是否一直这般?”
冯二回答道“这都托圣天子的福,草民爷爷还在世时,那时候衙役不断,虽说家中还是三十亩田,生活却大大不比如今”
朱由楫没想到万历末年农民的生活还会提高,便又问道:“你可知生活为何比过去好?”
“这个,草民不太清楚,只觉得这些年上面的官老爷少了,下面的吏也少了,很少有税吏上门催收钱粮赋税的,老百姓的生活确实好很多,不是农忙的季节还可以放心的睡懒觉”
“哦?竟然是这样?那你家境在周围也算好的吧?”
冯二回答道:“草民在农户中算是中上等,主要是家中有些积蓄,农忙时也雇佣些短工。最重要的是春耕不用借贷那高利的种子钱。其他农户也有些田地多的,但是年年春耕高价借银钱买种子,秋末低价卖粮交税,辛苦换来的钱都被那些放贷士绅老爷赚去了,所以过得不一定比草民好”
朱由楫听完冯二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没想到是三口之家、三十亩良田的农民能生活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