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大魏王侯> 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2 / 4)

左相韩钟则是坚决反对,理由当然是海盗根本靠不住,朝廷接纳王直内附,等若变在肘腋,不知道什么时候王直再反,到时候反而会更加混乱。

不如将其拒之门外,维持现在的格局较好。

枢密院使张广恩支持韩钟,两位副使则站在大参刘知远身后,替刘知远摇旗呐喊。

因为王直未曾内附,又占据京畿之外的渤海外岛,威胁京畿,山东东路登州和莱州俱受威胁,朝廷为了防患王直,最少布置了十几个军的禁军和厢军。

如果能把这股力量放在燕山防线一带,最少东胡破口就没有那么容易,也能节省下建造水师的费用。

经过三十年的废驰,朝廷现在想重建水师也是难事。

一艘宝船级排水千吨的超大战舰,费钱最少五十万贯,就算中型的四百到五百吨的中军战舰,最少也得三十万贯一艘。

至于大型福船,从建船到装配石弩,床弩,加上随船人员,一艘最少也在十五万贯左右。

北方和南方的海防,没有过百艘大型战舰,根本就照顾不来。

也就是说,朝廷要痛下决心重整水师,费用在千万贯以上,还得最少三五年的时间。

对急功近利,恨不得明天就歼灭东胡,消灭北虏,西羌的天子来说,这么久的时间,千万贯的钱财扔在海里,防的不过是几股没有天下之志的海盗,天子的取舍还用多想?

关键还是朝廷钱财不凑手。

一年一亿贯的收入,六千万到七千万用来养兵,一千万供养皇室和天子,也包括郎卫的费用。

剩下的是用来养宗室,百官,公务和公益开销等等。

朝廷已经把公益开销砍了九成以上,至崇德十四年,朝廷没有赈济过一次灾民,没有修过一条官道,修过一座桥,当然也没有治理过黄河等水患。

每年朝廷都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贯以上的缺口,每年天子都被迫拿出内库私财来弥补一部份,或是退还对皇室的拨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