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延绵将近千米,从大院前出发,要通过前面的石板路,往秋儿家附近那条大路走。然后再经过十九爷跃文家门口,到达村里那条国道上,再去开穴的坟地。
队伍前面有着两个人,一个开路洒纸钱,和一个叫喊撒糯米,这是在向阴间各路鬼魂借道。
小华的哥哥大华端着父亲的遗像,那是一个还很年轻的人的像,看去不过三十来岁的样子。我看大华和他比较像,想必是他们父亲年轻时候照的。
我匆匆瞥了一眼,就不敢再看那像了。小华却举着一根幡子,两兄弟都全孝光着脚。我看着小华那呆呆的眼神,跟着族老的叫喊,依此给路过的人家回孝礼,心里有些难过起来。
队伍里放鞭炮的年轻人,曾经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追逐的。今天我是不会跟过去了,一旁的小孩子也受到大人的警告了。
而还有那一路上,大把大把发出去的香烟,虽然是最便宜五分钱一包的。却不但大人喜欢,小孩子也是争着要的。虽说便宜的很,却也是卷烟了。我也接了不少,因为我知道爷爷是抽烟的。
小华父亲的棺材是摆在外面的,我出来自己家的时候,正好碰到他们家亲属最后的闭面。小华的妈妈扶着棺材边,直接的哭晕过去几次。早就被大院里几个比较年轻的老人扶着,嘱咐着让她别把眼泪掉进去。
这边晚辈和子女都匆匆赶快看了几眼,便把棺材盖合上了。
执事的木匠上前把棺材边抹好石灰漆,最后大家合力下锤把盖完全敲合好。这个时候又在棺材下边前后,夹好两根腿粗的松树干,上绳套好棺架担子。
没几分钟功夫,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只见棺材早就被人装好了抬柩杆,而且在棺材上铺上了一床红毯子。
有人叫嚷着没有公鸡了,便有人去大院后一奶奶家借了一只。看着他们把那只大公鸡的脚,紧紧的绑在了棺材上。我只好闪到了一边,治丧会的主席牛爷叫嚷着准备起棺。
一边前后都是两个劳力,四副抬竿八个人。在入暨公最后一声长喊声中:“起杆抬柩出门啰!”一旁便有两个人匆匆朝外踢倒,架着棺材的两条长木凳,八个大汉抬起棺材便往外走。
哭喊声震天,鞭炮声震天,唢呐哀乐齐鸣!
乡里有抬柩走大道绕路一圈的习俗,我自然不会跟着一路去。何况小华的父亲下葬,居然没有葬在唐家家族里的主坟山里,而是选择在村后大院右侧的大山里头。
这桩事情似乎有些怪,但是我也没有机会知道原因。
我跟到大路边,便回来围着大院门口左边,因为临时的厨房就搭建在这里。一边看着闻着各种各样的食物,一边听着大人们聊一些事情。而居然还有人在说,我们大院这架老对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