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沈婉本身的条件已经高攀了吴家,若是不在沈婉的身上下功夫,估计吴家很难会松口应了。毕竟,吴家这两年,多多少少地也相看了不少的人家。没道理会丢了城里的闺女不要,娶一个乡下的。
沈长致倒是不担心,“就杨安康一个人,能顶一家子的,一家子的心眼全长他一个人身上了。你等着瞧吧,姑母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除非杨安康是个不孝的,不管自家人。”
“那绝对不可能,杨安康对小姑母可孝顺了。就连杨安昌的事情,都已经管了去了。”沈团团想也不想地反驳道。
小的时候,对杨安康的印象,只是待她最好的小姑母的长子。如今,年岁渐长,沈团团发现,杨安康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但是并不无趣。
要说改观最大的是,沈团团竟然发现,她与杨安康在吃食上的相同!
但凡是沈团团说的吃食,杨安康就算是没有吃过,也能附和几句。当真是趣味相投!
等着沈忠还没有到沈孝家的院门口,大老远地就看到了柳氏正站在自家的家门口,与村里头的妇人正在说这话,不时地还传出古怪的笑声。
沈忠脚步顿了顿,若不是有正事,他也懒得跑这一趟。
如今秋收后,正是农闲的时候,村子里三三两两的,都有不少的人围在一处儿说笑。
沈忠一走近,就有不少的人跟沈忠打招呼。
“沈忠如今可是不一样了啊,农闲了都不得空。”
“可不是吗?沈忠,要不大娘给你说个媳妇吧?一个人就算是赚了大把的银子,也没有人知冷热的,可怜见的。”
“我这里也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还是黄花大闺女呢。沈忠,你啥时候得了空了,我安排你们相看相看?”
沈忠忙不迭地摆摆手,“不用,不用,我挺好的,挺好的。真的不用啊。”
柳氏在一旁看着周围人三三两两地将沈忠围了一圈。问着沈忠可有喜欢的类型的。
柳氏不屑地撇撇嘴,一个鳏夫,还有这等行情,真是撞了啥好运了。
沈忠好不容易从热情的村民之中挤了出来,就朝着不远处地柳氏问道:“弟妹,沈孝呢,我找沈孝有些事儿。”
“在家睡着呢。”柳氏随口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