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七八一章 孰忠孰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八一章 孰忠孰奸(3 / 3)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也在这个新设的热河三司之上安排了一个统管军政事务的热河巡抚。

这个热河巡抚的人选,崇祯皇帝十分出人意料地越级提拔了大同知府马士英,让这个在坚守大同之战中表现可圈可点的大同知府挂了一个都察院佥都御史的名头,一跃而进入了地方封疆大吏的行列。

后世清修的明史将马士英列入了奸臣传,但是这个人的一生却也是传奇的一生。

忠也好,奸也罢,他总还算是一个颇有能力和手腕的人。

满清入关之后,兵临南京城下,马士英的最后选择,虽然可悲,但却并不可耻。

他选择了狼狈逃走,而没有选择坚守,但他逃走之后却没有投降,而是一直转战各地,最后兵败被俘之后面对众多昔日同僚的劝降,马士英选择为大明朝守节尽忠。

因为他始终不肯投降,最后被满清的湖广总督斩首。

至少这一点,比起许多痛骂他为奸臣的东林党人,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就这一点来说,在明末的历史上,孰忠孰奸实在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一个人只有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才能够让人们看清楚。

也许,这就是所谓盖棺论定的本义吧。

其实,自从得知马士英在大同知府的任上,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就想提拔他,不过考虑到自己改变了历史,将祖大寿给安排到了大同镇总兵的位置上,让马士英继续留在大同或许能够应付某些不时之需,所以就没有急于调整他的职务。

这一次,林丹汗跑了,进军漠南的建虏军队也溃败而去,原本漠南的大大小小蒙古部落,不愿意投奔大明的,要么跟着林丹汗跑了,要么跟着女真人跑了。

剩下的本地部落,或者往北投奔了漠北蒙古,或者跟着达赖褚虎尔、多尔济达尔罕等人归降了大明。

大同镇作为边镇的地位,其重要性自然跟着下降了。

范复粹功过相抵,原职不动,马士英在大同也没有升职的空间,自然要换个地方提拔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