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七六六章 东林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六六章 东林问题(4 / 4)

不光是朝鲜人很欢迎,而且张溥自己也有了用武之地,也很满意,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当然,张溥到了朝鲜之后,也曾一再从朝鲜给皇帝写来奏疏,一边报告朝鲜的情况,一边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朝鲜士子请命,请求崇祯皇帝恩准朝鲜士子,能够参加大明朝的科举。

这一次绫原大君李俌和副使尹暄入朝朝贺,又一次随同带来大明驻朝使节张溥的上皇帝疏,请求在即将到来的崇祯三年秋的乡试和崇祯四年春的会试之中,允许朝鲜的士子参加。

绫原大君李俌和尹暄态度暧昧,只是转递了奏疏,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当然是同意的,眼下不过是时机成熟不成熟的问题。

所以,他把这个问题批转给了内阁和礼部研判处理,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因为他知道,若是身在朝鲜的张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那么他就一定会联络在朝中的东林党人上书推进或者促成这件事情。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在崇祯皇帝看来,等着就好了。

而这就是将张溥这个崇祯年间东林党的头号干将给弄到朝鲜去的一个成果。

且说,崇祯皇帝将朝中几个总是出风头的几个东林分子,安排到了新设的直隶州任职的同时,也决定将原属大同府的直隶州朔州,升格为朔州府,将平虏卫等卫改为县,与其它原有的几个县,一并纳入朔州府管辖。

至于这个升格的朔州府的知府,崇祯皇帝选定了此次在宣大此战之中坚守蔚州、击退莽古尔泰正蓝旗大军攻城的蔚州知州朱之冯。

对于其它的州县官安排,崇祯皇帝接受了吏部和内阁的推荐人选。

因为按照明朝沿袭已久的惯例,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基本上都是由吏部说了算的,报到皇帝这里,基本上是走个过场,如果皇帝插手得太多了,反而容易引起非议。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自从继位以来,已经破坏了很多规矩了,尤其喜欢打着祖制的旗号破坏祖制,其实早就不怎么在乎朝野的什么非议了。

但是,细究起来不难发现,这其中也是有迹可循的。

有些陈规陋俗,无论如何也要破除,而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能遵守他还是会遵守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