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当然有备。
王国祯麾下的千余人马一直修建营盘,修到了后半夜,这期间刘肇基、莫与京麾下的天策卫将士都在营盘背后的山道上搭起帐篷抓紧休息。
到了后半夜的丑时刚过,营盘粗略建起,刘肇基即与王国祯换班,让王国祯麾下辛苦了几乎一宿的贵州兵前去休息,而自己则与莫与京一起,带着天策卫的人马,仓促吃了干粮,进驻了营地。
营地也简单,除了两边并不高的望楼之外,只有一道半人多高的土墙,还有土墙上林立的栅栏,以及土墙栅栏外几乎不可能发挥什么作用的浅浅的壕沟。
这样的分布在土墙的两侧,因为不如此的话,修造半人高土墙的土石都凑不够数。
就是这样一个土墙栅栏的营垒,看在安隆、乌获等人的眼中,一鼓作气即可拿下,而看在刘肇基、莫与京的眼中,则已经足以用来坚守了。
四百步左右的凹型正面,莫与京麾下的五百名正兵司火枪手人人背靠土墙,抱枪而坐,闭目养神,等待着也许会来袭营的敌人。
刘肇基直领的五百名游兵司火枪手,四百名在营中继续休息,分出一队百名火枪手,则负责在望楼和栅栏附近随时望警戒。
而在土墙栅栏可以流出的较大缝隙处,每隔十几步,就是一门百余斤的小型虎蹲炮。
六百斤的大将军炮,刘肇基、莫与京当然没有办法仅靠人力就随军携带着翻山越岭,但是百余斤的小型虎蹲炮,却被莫与京坚持带了进来。
百余斤重的虎蹲炮,攻城自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用来防守这样的简易营盘却是一个利器。
这也是刘肇基与莫与京敢于在如此这般的底气所在。
天策卫在紫禁城之中值守的时候,当然没有装备过火炮这样的重型火器。
因为他们的职能是基本上是贴身护卫圣驾,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装备火炮。
但是这却不意味着,他们不知道火炮的重要性,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训练过火炮的装填、操控和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