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兵力本来就不占优势的沙溪土司,还有什么本钱去与朝廷的讨伐大军对抗?
罗隆佐赶到庄园前院的时候,罗九钟正要让人打着白旗出门,去向官军联络投降的事宜。
冷水河西岸的炮击,前前后后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而秦拱明率领两千石柱土兵的重重一击,则如同打在了棉花上一样,憋足的劲头还没有释放出来,整个战斗就结束。
申时左右,沙溪罗氏的嫡长子和土司继承人罗隆佐,亲自打着白旗,向追击彝兵的秦拱明跪地投降了。
那些从冷水河畔逃走的彝兵,到这个时候,也都非死即归降。
到了傍晚时分,武之望在秦良玉、秦拱明、汪见国、罗隆佐、敖坤等人的陪同之下,进入了冷水河西岸几里外的沙溪坝土司庄园之中。
沙溪土司的首领罗九钟,手里捧着沙溪罗氏土司辖区八洞两则溪的人口道路分布地图,正式交给了武之望,表示了重新归附朝廷的意思。
水西四十八洞,也叫四十八部,沙溪罗氏作为水西安氏的分支,分领冷水河两岸直到乌江一线的沙溪蛮八洞之地。
则溪,是仓库的意思,水西彝族土司们进行统治的重要手段。
水西彝族的农奴们,都是依附在土司头人奴隶主的土地上谋生存的。
他们生产出来的茶叶也好,布匹也好,粮食也好,都要按比例上交到土司头人分片设立的则溪之中。
毕竟水西地区山高林密,运送大宗物品对彝族人自己来说也是极为不便的。
再说每个土司辖内的地域都很大,彝人农奴们上缴的各种实物税或者实物地租,不可能各家各户各村各寨都跑到土司家里来缴纳。
所以,则溪制度,慢慢地就成了水西彝人的一种经济制度。
就像土司们通过征调彝人在各个险关要道修建碉楼驻守彝兵,进行军事统治一样,他们通过则溪制度,对治下的水西彝苗山民进行经济统治。
水西四十八洞总共划分为十二则溪,平均下来,每个则溪覆盖四洞彝苗土目领地。
如今,罗九钟交出了沙溪土司辖内各洞各则溪的人口道路分布图,就相当于交出了罗氏对于沙溪土司辖地的统治权。